第四十一章 水酒(2 / 2)

刘备亲自端酒相敬,李孟羲不好推辞,推辞的结果就是一点面子也不给刘备,礼数尽失。

刘备举碗相敬,“来!孟羲,干了!”

李孟羲赶忙举起了碗,“干!”

“二弟,干!”

“干!”

酒水不太清澈,略显混浊。

李孟羲鼻子凑到碗沿闻了一下,他闻到的除了酒精味,还有一股酸味。

莫不是坏了李孟羲很怀疑。

下了一定的决心,李孟羲就着碗沿小喝了半口。

就口感来说,酒精度跟李孟羲猜的一样,这个时代的酒度数很低,酒口感软软的,入口舌尖微热,一口咽下,从口腔至喉咙一线,都是热热的。有淡淡的酒香,可是为何有一股酸腐的味道

如果说李孟羲还是个娃娃,勉强到了能喝酒的年龄,那才四五岁的砖头,就彻底是小娃娃,不能上桌喝酒的。

因此关羽也没给砖头准备碗。

砖头正眼巴巴的看着哥哥喝酒,却看到哥哥朝他笑了一下,把碗端着凑到了他嘴边。

砖头并没有被冷落,他哥哥还想着他呢。

砖头迫不及待的抱着碗狂饮,喝了两大口后,砖头还不过瘾,一气劲牛饮到底,一碗酒李孟羲只喝了一口,剩下的全被砖头喝完了。

喝的太快,一碗酒进度,砖头才后知后觉的感觉到酒辣,辣的他吐着小舌头。

李孟羲和刘备关羽,三人看着砖头的样子,都笑了。

李孟羲酒碗已空,在砖头牛饮的这片刻时间,刘备和关羽的酒碗也一饮而尽。

刘备事事以李孟羲为先,再次续酒,刘备还是拎坛先给李孟羲满上。

就像逢年过节之时,倒酒的礼节是先倒给贵客。

小小的一个细节,足以看出刘备对李孟羲的尊重。

尊重之余,倒是显得彼此之间关系疏远了。

若是刘关张三人一起饮酒,当不会规矩森严,先给谁倒酒只看谁离得近而已。

若等哪一天,刘备不再刻意的对李孟羲相待,那就说明李孟羲真正成为刘关张三人这个小的不能再小的圈子中的第四个人了。

碗里又有了酒,酒八分满,李孟羲轻轻晃着酒碗,让碗里的水酒轻轻荡漾,借此来观察酒水的成色。

见已经喝了一碗酒的砖头还在眼巴巴的看着自己,“再给你喝一口,喝完你不准喝了啊。”李孟羲说着。

小孩子还是少接触些酒精为好。

见李孟羲喝酒慢条斯理,见先观酒色,再闻酒香,而后小口品酒,一举一动让刘备又好奇了。

“孟羲,莫非你还懂酿酒不成”刘备笑着问。

“酿酒”李孟羲沉思了须臾,“或许会。”李孟羲认真的点了点头。

没说会,也没说会,或许会,这是个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