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启王朝东边薛郡,有个地方叫做春申镇。
此地为当初战国四公子中的黄歇,因平一书而退敌百万,立了大功,领封于此地,故而以其命名。
在春申镇中,有座山庄叫做明德山庄,比起大启王朝还要久远。
据说古人曾修六礼以节民性,明七教以兴民德,为了叫后人恪守本性,以证明德,故将此山称为明德山。
明德山本来平平无奇,但此山被人建成了山庄,即叫明德山庄,又因此地乃儒家教化之地,如同书院,数百年下来,此处又被江湖中人称之为南院。
明德山庄不远东边临海,气候宜人,此时正值春季,山中树木一片青绿,远远瞧去便让人心旷神怡。
这日临近傍晚,晚饭过后,明德山庄一片安宁,远远瞧去,庄内各处零零散散的人散步、闲聊、对弈或埋头苦读…可无论在做什么,也无不低声细语,仿若怕惊扰了这份安宁。
山庄之内,在一栋不起眼的屋子中,坐着一个中年男子,可头发中却掺杂着几根银丝。此人下巴留着手把长的胡子,中等身高,身材消瘦,整个人像是融入这间屋子一般。
没错,此人就是如此的不起眼!若不是他此刻正翻着书,那简直就瞧不出这屋子里还有这么一个人!
这人本来面相和善,可此时此刻,却借着烛光不知在看什么书,嘿嘿的笑着,这一笑之下,脸上的书生温雅之气便登时全无。
忽然之间,此人眉头一皱,收敛笑容,一挥手将一旁的烛火扇灭,缓缓起身出门,将门关上后,几个起跃之间,已然离开屋子较远。
直到山庄密林处,只见一名老者从树上缓缓落下,咧嘴上说道:“南宫老儿,这些年不见,你功夫竟增长至如此深厚,我引你出来,你不缓不慢的,只这一会儿便追上我了。”
只听从屋子中追出来的南宫治说道:“黄老贼,你说你都一大把年纪了,整天在背后算计别人也就罢了,怎的现如今,都开始拐卖儿童了”
先前说话之人正是赶到此处的黄生,此刻他怀中抱着两个孩子,也怪不得南宫治取笑他。
“哈哈哈...”只听黄生狂笑道:“这世上,可还没有谁值的我黄生拐骗的!”黄生将张翊放到地上说道:“这孩子,我是来送你的。”
只见南宫治眯了眯眼睛,可只是一瞬,便翻了个白眼,扯着脖子望着天,摇晃着脑袋道:“我不要,你带走吧。”
黄生一愣,随即正了正神色道:“这孩子是当朝大将军张武的遗孤!”
南宫治心想:“这老小子送来东西,我若是要了,只怕平白无故会被他摆一道。”仍是晃着脑袋道:“谁也不要...等等!”
话未说完,南宫治已经脸色阴沉,眯着眼睛道:“你说他是张武的遗孤,遗孤他为何在你这,你杀了前太尉张武将军”
黄生正色道:“却非如此,我早已料到张府有变,因此去将这两个孩子救了出来。现下将这孩子交给你,你要不要我不管,他的死活反正是送到你手上了。”
这一路上,张翊仿佛经历了几世时光,脑海中闪过无数的画面。从惊吓恐慌,到茫然失措,直到后来累了沉沉睡去……
快到此地时,张翊猛然惊醒,刚才在睡梦中,父亲临终前的遗言在脑海中响起:“翊儿,不要忘了爹与你说过的话!”
“爹说过什么...想着前些天同样在练武场,张武为他演示枪法后,对他说过:‘孩子,不论今后发生什么,你都要保持这颗侠义之心。’”
心念至此,张翊鼻子一酸:“难道父亲早料到这一天那为何不离开”而后不久,便被黄生带到了此地。
此时,张翊听闻他要把自己放到此地,想到此间种种,转身对黄生行礼道:“多谢先生救命之恩,爹曾说过,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他日张翊必定报答。现下,请将我妹妹还给我。”
张翊年纪虽小,但此话说的异常坚定。此刻他心中只有一个想法:“父母没了,大哥又在北边打仗,莹儿是我妹妹,是我在这个世上所剩不多的亲人,我做哥哥的一定要护她周全!”
黄生见张翊声音虽有稚嫩,但言语之间毫无怯意,心下暗道一声好一个虎父无犬子!就连一旁的南宫治都眼中一亮,暗暗点头。
黄生虽对其称赞有加,但却摇了摇头,对他微笑柔声道:“小家伙,虽然你是他哥哥,但我此刻却不能将她交给你,我自要带她去别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