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娥英会心微笑,“知道了,大嫂,大哥。”
庐陵王妃知道柴家两口子来了,主动来南院见他们。
两人毕恭毕敬地,给庐陵王妃行大礼。
“都是自家亲戚,行什么大礼?不兴那些虚的。”庐陵王妃扶起两口子,“最近老家出了点事,没想到,也惊扰了你们,不过你们放心,他们父子几个会安排好的,不会连累到娥英。”
“婶母说这话就见外了,您刚才还说都是亲戚呢,既然是亲戚,就要荣辱与共,我们不怕,我们相信李叔和李大郎他们。”柴大嫂爽朗说道。
柴大公子也道,“我们得到消息,便是想来告诉李婶,不管将来有什么事,我们两口子都站在李家这一边。”
“好好,我们李家和你们结亲,结对了!”庐陵王妃笑着道。
她心中感慨,都是亲家,那薛氏一家见庐陵王府倒了,马上撇清了关系。
而现在,李家明明遇到的麻烦更大,柴家人却坚持和李家站一起。
人和人的区别,怎么这么大?
李家父子四人紧急赶路,比韦家的送信人,提前赶到了京城。
城门口,来往之人,在排队进城。
守门的兵差们,正对过往之人逐一盘查,轿子,车辆,全都要掀帘子检查。
每个男人都要搜身,所有人还要出示通行证,汇报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见什么人,做什么事。
李兴安皱着眉头,“爹,大哥,二哥,咱们恐怕不好进城啊。”
“李参暴毙,城中当然管控严格了。”庐陵王道。
“天快黑了,得尽快进城,看这情形,城门关得可能比往常要早。”
“明的不行,咱们来暗的,想个办法混进城去。”李兴盛眯着眼,打量着进出的行人。
四人正琢磨怎么蒙混过关时,守门的头领看到了他们,忽然朝他们走来。
化妆成商人的李家父子四人,马上一脸的警觉。
“老爷您回城了?好久不见,您一向可好?”那头领笑着走到庐陵王的面前,恭敬地行着礼。
庐陵王和李兴茂哥几个一头雾水,你看我,我看你,大家用眼神互相询问,谁认得这个人?
见李家爷四一脸懵怔,那城门头领兵又笑着道,“老爷久不回京,才想不起来吧。小人父亲是木贵生啊,他给你赶过马车,只是他命薄,早早病故了,还是您安排着管家去小人家里给他办的丧事,又让管家将小人带进府里,给大姑娘做随从,小人才没饿肚子。三年前,小人淘气打了人,才不得已离开李家,可小人一直记着李家的好,一直记着老爷一家。”
庐陵王这才想起来,“你是二木子!”
城门兵头领不好意思摸摸头,“对对对,老爷可算是想起来了,小人正是二木子,前些日子,大姑娘和大姑爷还有三姑娘三姑爷打此经过,还跟小人说了话呢。”
原来是自家以前的仆人。
李家兄弟几个,神色轻松起来。
庐陵王欣赏这年轻人的机警,没有嚷出他的身份。
他看了下左右,“想不到三年不见,你竟在此当差?不错不错,比以前有出息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