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阳群府。</p>
李承乾百无聊赖的喝着茶,瞅着跟变色龙似的李道宗。</p>
李道宗则是心里千回百转,两个小人疯狂打架。</p>
整整一柱香后,在李承乾即将等到不耐烦时,李道宗才艰难开口,用一种微不可闻的声音道:“殿下,此事臣实在不敢多言,不过李大总管近日刚大胜吐蕃。”</p>
李大总管,是李靖。</p>
可大胜吐蕃是什么情况?</p>
大唐近日又与吐蕃打仗了?</p>
可这也不对啊,按照史书上记载,贞观年间大唐与吐蕃只有一战,而且那也是发生在两年后的事情,更是关乎......</p>
想到这,李承乾眼睛亮了。</p>
和亲!</p>
又特么是和亲。</p>
难怪李道宗说他不敢多言,应该是李世民下了命令,不让自己知道吧。</p>
李承乾心里认为这种情况有八成可能性,但他也没能完全肯定,出声询问道:“这次战争,具体情况为何?”</p>
听见李承乾只问了战争,李道宗有些内疚的同时也微微松了口气,开口解释道:“因为某件事情,吐蕃想要,但陛下不是很乐意,于是吐蕃便派了二十万军队袭扰松洲,还击败了前去探查情况的韩威副将。”</p>
“因此陛下雷霆大怒,命李靖李大总管、执失思力、牛进达等将军率兵迎战。”</p>
真是这事?</p>
李承乾双眼微眯,追问道:“战局如何?”</p>
李道宗理所当然道:“自然是我军大获全胜,李大总管主力还未曾出手,作为先锋的牛进达牛将军已经把吐蕃击溃。”</p>
“只是,吐蕃军队虽败,陛下最终还是同意了那件事。”</p>
听见这样的结果,李承乾也总算是明白了事情的经过,并且也与史书上的记载相互印证起来。</p>
说白了,就是吐蕃一直觉得自己挺牛逼的,想要娶大唐的公主,早在两三年前便提出了这个要求,只是在措辞方面不够卑微。</p>
是的,不是过于高傲,而是不够卑微。</p>
这种情况,李世民显然不乐意,便一直拖了下来。</p>
拖了几年,吐蕃也不乐意了,同时国内的良好发展让他们信心膨胀,连番击败党项、白兰羌、吐谷浑等小国更是让他们目空一切,率先朝大唐用兵。</p>
吐蕃求死,大唐自然不会惯着他们,于是便有了松洲一战。</p>
史书上记载,便是主力未曾出手,牛进达先锋军大破吐蕃。</p>
嗯,值得一提的是......</p>
在后世某些论坛上,认为这一点疑虑很大,机智的他们想到了许多‘漏洞’。</p>
‘漏洞’一:吐蕃这么牛逼,大唐不可能轻松战胜。</p>
‘漏洞’二:说唐朝习惯性的在奏疏上夸大战果。</p>
‘漏洞’三:真要打赢了怎么可能还和亲,其实是大唐输了,被迫和亲。</p>
‘漏洞’四:李世民改史,你们看到的都是假的。</p>
李承乾:???</p>
就这些弱智发言,能把人给看笑了。</p>
第一点:</p>
吐蕃确实不错,但那也只是和党项之流相比,如果他与突厥相比又如何?</p>
到了公元630-640年间,版图过千万公里的突厥确实被大唐打得分崩离析,甚至分裂成东西两派,可有句话叫做瘦死的骆驼比马大。</p>
对于这一点,从吐蕃人下山只敢对党项、白兰羌、吐谷浑用兵,偏偏避开了在身边的西突厥就可以看出一二。</p>
大唐大于突厥,西突厥大于吐蕃。</p>
第二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