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p>
李承乾睁开漆黑的眼睛,满身疲惫的从床上爬了起来。</p>
天知道昨晚他是怎么熬过来的。</p>
嗯......程处默,尉迟宝琳,秦怀道,长孙冲,房遗爱。</p>
由高到低,懂的都懂。</p>
随意的洗漱一番后,李承乾刚跨出院门,便见到一名头发花白的老者站在门口,宛如劲松。</p>
他是李靖,时年64岁。</p>
“李师几时来的,何不进屋落座。”</p>
李承乾三步并作两步,连忙上前迎接。</p>
至于为何在此处称李靖为李师,还是因为他曾在李靖那修习过几日兵法。</p>
“殿下,李相公昨夜卯初就到了,在殿下门口站了一宿。”小安子赶在李承乾迈步前低声提醒。</p>
李靖给自己看门?</p>
李承乾眼球差点鼓囊出来,顿时躬身谢道:“让李师守候,是学生无礼了。”</p>
李靖转过身,淡笑道:“臣要真有殿下这样的学生,那才是三生有幸啊。”</p>
而后,李承乾将李靖引入屋内落座,又吩咐小安子送来羊奶。</p>
略微沉默后,李靖忍不住感叹道:“最初臣得知殿下冒险开战是极为愤怒的,推演的结果也是九死一生,没曾想真让殿下给做到了。”</p>
“李师谬赞了。”李承乾拱手,笑得极为腼腆。</p>
“哪是谬赞啊。”李靖佯装不满,道:“见识胆略,兵法谋划缺一不可,哪怕换臣亲自指挥也不能做到这一步。”</p>
六百人堵门,战损接近二百人。</p>
千余骑兵突击,战损亦是不到三百。</p>
之后大军汇合一处,进入要塞内部后又没发生大规模战斗。</p>
这意味着什么?</p>
区区两千或者说八千人不到,攻破了有着数万守军的天堑要塞。</p>
虽说党项人依靠山脉修建的要塞只得其形不得其神,完全没有把纵深拉长修建更多的防御关卡,但那二十米高的城墙却做不得假。</p>
这是一场以少胜多,以弱克强的典型战例。</p>
必然会被载入史册,让后人铭记。</p>
这一点,李靖毫不怀疑。</p>
“殿下,可否告知这场战争使用了何种兵法?”李靖拱手请教。</p>
兵法?</p>
这个问题让李承乾一愣,下意识反问了一句:“刚开始就是炸掉城门,借助城门死守甬道。”</p>
李靖眉头一挑,随口道:“反客为主和以敌之盾御敌之矛。”</p>
李承乾:???</p>
好家伙,我是这么想的?</p>
于是,他又道:“后来发现甬道出了问题,便假借骑兵冲锋解围,探清究竟发生了何事。”</p>
李靖抚须,大笑道:“此乃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也。”</p>
李承乾思索片刻,接着道:“在后来,就是我亲入甬道,让遗爱带走战马去寻援兵。”</p>
李靖倒吸一口凉气,每次听到这都忍不住后怕。</p>
但嘴里果断说道:“破釜沉舟。”</p>
“接着便是借助敌人火箭引燃城门?”</p>
“诸葛在世,殿下大才。”</p>
“后来甬道将士点燃衣物出城门原地坚守,与援兵合围党项士兵?”</p>
“示敌以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