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上。</p>
自从第一次发现人类踪迹后,后两日则出现越来越多的痕迹。</p>
有数十人规模的,也有数百人规模的。</p>
有从南向东的,也有从西向南的。</p>
但无一例外,都在附近的节点上突然变向正西。</p>
甚至地上遗留的痕迹范围越来越大,灶台也越来越多。</p>
从数百人到数千人,最终在接近要塞三十里处,出现了万人规模的痕迹。</p>
而李承乾则是不断下令放慢速度,同时探查得更为细致。</p>
他这满打满算就两千人,可没想去和敌人大部队撞上,只需要探查清楚敌人大致动向。</p>
然后则是一直游曳四周,注意一路上可有党项人埋伏,等待主力军到来。</p>
“报,西北五里处,发现大规模敌人遗迹。”</p>
“报,正西五里处,发现大规模敌人遗迹。”</p>
“报,西北三里处,发现大规模敌人遗迹。”</p>
“报,正西三里处......”</p>
......</p>
“报,西南五里处,发现部分党项人踪迹。”</p>
探子报信速度愈发频繁,内容则是大同小异。</p>
直到最后这名探子的回报,让李承乾顿时皱起眉头。</p>
踪迹,可不是遗迹。</p>
这可代表着双方已经打过照面了,危险性倍增。</p>
“对方有多少人?”李承乾突然转头问道。</p>
传信探子躬身道:“大约数百人,牛羊千头,往正西方疾行。”</p>
疾行......</p>
看来这是要第一时间躲回要塞里啊。</p>
“继续探查,但记住不要靠的太近。”李承乾略微沉吟片刻,又道:“距离要塞二十里时停下。”</p>
“是。”探子躬身,驱马跑远。</p>
蓦然,一阵微风袭来,压低地上片片青草。</p>
李承乾恍惚间,眼前似乎出现了成千上万啃食青草的牛羊。</p>
战争的气息,愈发浓郁。</p>
接下来的半天时间,整个队伍仅仅走了五里的距离。</p>
李承乾面色冷峻严肃,在天黑前下令生火做饭,避免太过容易被敌人探查到。</p>
此地距离党项要塞还有二十五里,但总有一种敌人就在眼前的压抑感。</p>
前两日喜欢在晚膳时闲谈的青壮们此时也闭上了嘴,默默地啃着手里的馍。</p>
眼神中既有紧张与激动,也不乏有着淡淡的恐惧。</p>
这种恐惧,源于未知,发自本能。</p>
“殿下,今日探查时已经遇上不少咱们自己的探子,他们那边也遇上不少党项人,前进速度也慢了下来。”晚膳时,张三坐在李承乾侧面开口道。</p>
“那就好。”李承乾微微点头,突然又道:“你不害怕吗?”</p>
张三微怔,随即憨笑道:“刚开始时还是很怕的,但后来就一点也不怕了。”</p>
李承乾奇道:“这是为何?”</p>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p>
在李承乾看来,这战争必然伴随着死亡,而个人勇武在大型战争面前实在不值一提。</p>
只要打的仗多了,哪有不死的人。</p>
张三笑道:“在俺看来,探子其实是危险性最低的任务了,战前虽然总是尾随着敌人走,但也极少发生战斗,而且真正打起来时,也不会让探子上场。”</p>
“哈,你倒是聪明。”李承乾摇头失笑,道:“保持警戒,明日正午前再走五里,通知其余队伍向咱这靠近。”</p>
“是,殿下。”张三起立躬身道。</p>
.</p>
次日,也是李承乾带队出来的第四日。</p>
正午后,分离出去的十个队伍逐渐回归,也带回来了各式各样的消息。</p>
简单来说,就是拓拔族的大本营是在要塞后的山谷之中,但因为他们不事生产,只会畜牧的缘故,多数时候会把族里的牛羊放在要塞外的广阔草原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