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硁赶紧躬身说道,“草民当时为了寻找适合金属印刷字体也是煞费苦心,金属的特性只适合横平竖直不适合倾斜笔画,经过不断探索创造了横平竖直,横细竖粗,起落笔皆有棱有角,字形方正,对称均衡,端庄典雅的字体,草民不敢占有这个字体,草民斗胆请官家赐名,请赐名为“宋体”,汉字有篆书,隶书,楷体,草书,现在宋书出现,正好以彰显我大宋文化兴盛。”
赵祯被徐硁这段话捧得神采飞扬,“徐卿心怀大宋,朕就为这字体赐名为宋体,闫文应,拿一卷黄纸来。”
大宋家的皇帝从真宗开始就表现出艺术上的天分,赵祯在临摹了几遍宋体之后,很快用宋体写了一副匾额“扬州商务印社”。
赵祯爽快的笑道,“宋体,果然端庄典雅,吕相,你觉得呢?”
吕夷简也是书法大家,他不像赵祯是年轻人接受力强,他写了五十多年的楷书,一时接受不了这种瘦弱的字体,但他还是能看出这种字体的美,他笑着说道,“官家下笔如有神助,仅看了几眼便得其要领,老夫佩服的很。”
赵祯心情大好,一扫前面的困意,“老相公是书法大家,这么说,朕勉强接受了,老相公,徐卿屡次有功于大宋,我不是有功不赏的昏君,老相公看看赏赐什么好?”
吕夷简想了一下,“不如官复原位,还是文林郎。”
赵祯摸着下巴思考一下,“这是徐卿三年前就应得的,现在看来是否低了。”
吕夷简早就在袖中给徐硁手势,徐硁立马明白,他跪下说道,“徐硁谢陛下,文林郎,臣都觉得受之有愧。”
赵祯还没来得及说话,吕夷简抢先说道,“徐硁父亲徐炽,为大宋代理北方盐政甚是辛苦,七月东海耽罗星主还送来贺表,说徐炽在耽罗辅助星主驱逐叛乱彰显大宋神威,不如封徐炽为奉礼郎,这样徐炽在他国行动更加名副其实,这也算是对徐硁的嘉奖。”
赵祯点了点头,“那徐卿就暂时委屈一下,你还年轻,明年的春闱,只要你考中进士,朕必定委以重任。”
徐硁这时很是尴尬,赵祯如此期望自己,他要不说出实情,等到春闱又不来,不是失信于人,恐怕还有欺君之罪,他硬着头皮说道,“臣励志不参加科举!”
吕夷简是知道徐硁这件事情的,当时闹得沸沸扬扬,吕夷简以为徐硁仅是一时气话,没想到这小子竟然当着赵祯的面说了出来。
赵祯一脸难以置信,还有人不愿意参加科举,“这是为何?”
徐硁只能再把当时的情形陈述一遍。
赵祯不由得皱起眉头,当时情况特殊,徐硁为了保护学生情有可原,但科举是大宋最基本的国策,是绝对不容任何撼动的绝对真理。徐硁是个人才,他不想失去这个人才,但更不可能为徐硁动摇科举。
吕夷简看出赵祯的难处,“官家,徐硁现在是正九品官员,可以参加制科,老臣举荐徐硁参加制科。”
赵祯给吕夷简一个赞许的眼神,果然还是老相公足智多谋,他看向徐硁,“徐卿,明年四月制科大考,希望你不要让朕失望。”
徐硁没办法,他知道不能再拒绝赵祯了,不能给脸不要脸啊,更何况是皇帝给你脸,他赶紧谢恩,“臣定不会让官家失望。”
赵祯忽然好像想起来什么,他拍着额头说道,“今天徐卿给我带了太多的震撼,正事差点给忘了,张卿的乞致仕表,朕看过了,张卿为大宋盐政劳心劳力一辈子却从不索要恩荫,这很让朝廷为难,刚好下个月他再得曾孙,朕和老相公商量过了,恩荫张纶曾孙将仕郎。”
徐硁有点蒙,这不满一周岁的孩子竟然通过恩荫就得到自己奋斗十年的东西,有一个好曾祖,好父亲就是好,一家祖孙三代一天之内,全是九品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