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硁有些颓然,这才真切感受到顶级权势是如此的可怕,他看着吕夷简的目光变得有些难以捉摸,吕夷简察觉到这一点,他忽然觉得他好像勾起了徐硁一种欲望,一种权势的欲望,吕夷简好像看到了年轻的自己,他忽然想为这种欲望加一把火。
“好,就两成。”徐硁心中不满,但是还是答应。
吕夷简这时站了起来,向赵祯躬身说道,“老夫斗胆请官家也降低大宋的盐价。”
赵祯一愣,这不在前面商讨的内容,为什么会有这一出,他抬手说道,“吕相平身,还是坐下说话。”
吕夷简站着说道,“大宋的盐政也到了改革的时候,这里是老夫写好的条陈,官家请看一下。”
赵祯接过折子放在手中,“吕相还是坐下来说吧,吕相说说折子的内容,如果不需要政事堂商议就允了。”
吕夷简坐下说道,“今年盐业学校有四百二十人毕业,他们会在楚州,泰州新开辟盐场,所以我们有资本降低盐价,老夫认为明年初将每个地区盐价降低三文,以东京为例就是二十七文一斤,淮南路则是二十五文一斤,荆湖路三十文一斤,等过两年再降低三文,最终将全国盐价控制在二十文上下。”
赵祯有点疑惑,“那盐课是否能像以前一样充足。”
吕夷简说道,“略有减少,但这种仁政不是钱能衡量的,百姓必然会对官家感恩戴德。”
赵祯一致秉持仁政,他不加思索说道,“那就按吕相的意思去办吧。”
吕夷简继续说道。“这减少的收入,其实徐硁已经给我们了。”
徐硁就站在一旁看着这君臣和谐的一幕,一时把自己这个关键人物当空气,忽然又提到自己,大家互相看了看,都笑了起来,大宋子民的钱少挣点,那就去挣契丹人、高丽人的钱,甚至倭人的。
徐硁看气氛很是融洽,赶紧趁热打铁,“草民带了点东西给官家,不知能否拿到殿上?”
赵祯点了点头,下面的宦官赶紧抬着一个箱子上来,打开之后里面有几个包装盒,徐硁拿起一个打开,将一件衣服呈了上去,“这是草民种植的棉花,做成的棉衣,这种棉衣比皮草干净没有味道,比丝绸更加保暖贴身,更主要的是价格便宜很多。”
赵祯见到这么新奇的东西赶紧试了一番,徐硁的棉衣都是按照以后样式裁剪比较的修身,赵祯穿上之后很是满意,并要求将下面的衣服全部拿上来。
吕夷简看着徐硁问道,“那老夫的呢?”
徐硁说道,“吕相这么为难徐硁,徐硁本不想送过去了,但是家命难违,今晚就送至吕府。”
吕夷简摸着胡子,哼了一声。
徐硁见两位都没有什么意见,赶紧说道,“草民想租用淮河两岸一百五十万亩亭场,租期十年,租金一百万贯。”
吕夷简看都不看徐硁,“两百万贯。”
“可以,不过六万亭户就请朝廷自行安置。”
吕夷简刚想说话,赵祯说到,“这大殿是谈大事的,搞得与那相国寺旁的酱铺子一样,吕相,徐卿也忙里忙外的,总要挣点钱,就一百五十万贯吧。”
徐硁被噎住,这赵祯也不是什么好人,被摆了一道他还要赶紧道谢,“草民还有一个要求,这一百五十万贯,分三年支付,每年付五十万贯。”
“吃人嘴短,拿人手短,吕相,我们这是给徐卿算计了啊。罢了,罢了,那就第三年加点利息,就六十万贯吧。”
徐硁一脸的黑线,赵祯这谈生意的架势是越来越熟练了,这只小狐狸学得挺快,他还不好还价,只能硬着答应,“草民遵命。”
“咦,这《辞海》没有听说过,怎么这么重,是何人所著?”
赵祯手中那一本厚厚的书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