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你这是要干什么?哀家不同意。”刘太后十分不满赵祯擅自主张把状元给王拱寿。
“大娘娘,儿臣觉得,王拱寿文章写得不错,政事堂的吕相公和李相公还夸他又宰辅之才。”赵祯糯糯的说道,全无帝王的威严,“况且儿臣的旨意已经发出去了,政事堂也同意了。”
刘太后站起身子,一旁的宦官赶紧扶着她,她看到西边渐渐落下的夕阳,难道自己真的就如这夕阳一样落下了么,她心里不甘,她不会认输的,一甩衣袖看都不看赵祯一眼就走了,你不就是想应天书院出名,好将范仲淹召回东京么?
赵祯此时正满头大汗,后背都湿了一块,他自小就非常害怕刘太后,今天是他自己第一次擅作主张定了状元,看到刘太后气哄哄的走了,赵祯觉得是不是自己做错了,要不给母亲赔个不是吧。
今天是这几年中最光耀的日子,不管他是位居宰执还是富可敌国,都比不过今天的荣耀,文德殿已经站满了参加殿试的士子,大宋的殿试不是参加了就是进士,依然会有戳落的人只不过很少罢了。
赵祯对着黄门点了点头,小黄门走到殿前大声宣读本次殿试的结果,“一甲第一名,王拱寿。”
王拱寿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的省试可是排在十四位的,慌慌张张的来到殿前,赶紧跪谢还没起身,“王拱寿,哀家觉得你这名字不好,哀家,给你改成王拱辰如何?”
王拱寿简直像喝了这世间最美的珍酿一般,脸红的说不出话来,“臣,以后就叫王拱辰,谢太后娘娘,谢官家。”
张方平心中极其的惊讶,王拱寿凭什么能得到状元,他的省试成绩并不高啊,当他看到王拱寿对太后的奉承之后更加讨厌他,眼睛一闭眼不看为净。
欧阳修此时心中五味杂全,他和王拱寿同住一间客栈,出门时他看到王拱寿穿的有点单薄,因为天冷他怕这个孩子冻到了,就把自己新作的衣服给他穿上,进殿的时候两人走在一起有说有笑,没想到他却成了状元,要知道整个东京的扑买赔率中自己可是最被看好的,欧阳修心中不服,却又不能表现出来,也是眼睛一闭静待自己的名字。
令欧阳修更加不满的是,二甲现在被点的名字已经快一半了,还没有出现自己,“十四名,欧阳修。”欧阳修心中那个气啊。
张方平则心态平和的等待着,不断听到应天书院同学名字被点到,崔成是七十一名,这小子果然在自己前面,这顿酒他是推不掉了,“一百八十七,张方平。”张方平长舒了一口气,终于可以有交代了,但他也是应天书院进士中排在倒数第二的,十三人殿试十二人上榜,应天书院勉强再现当年太祖时的盛景。
紧接着是制科成绩的宣布,张方平听到有三人中了制科,其中富弼是及贤良方正科,张方平心中畅快无比,再也不把王拱辰当上状元当回事,他想到要是徐硁也在这科能中了进士,那才是咱们几个一辈子光耀之事。。
在文德殿仪式刚结束的时候,一骑快马从东京的新郑门奔出,这里是一封诏书,调河中府通判范仲淹为陈州知州,不得延迟即刻上任。
王曾回到政事堂的时候就心中不安,他看到赵祯没有了昨天的锐气,又看到早上太后的表现心中暗暗佩服,本来是赵祯拉拢应天书院的机会,硬生生给太后抢了去,他端起身边的温水喝一口,今天真是太累,主持上午的一个庆祝典礼就累成这样,到底是老了,但是他必须趁着这个大好的机会把范仲淹调回来。
他发现手边有一封今天才发出去的诏书副本,打开一看脸色立马变了,他眼睛闭上轻叹了口气把副本合上,官家还是个孝顺的孩子啊,心太软了。
兴州城中,李德明的王府大厅中,一具被打的皮开肉绽的尸体正躺在大厅中央,旁边站着李元昊和张元,李德明坐在主座上看手中的信件,有几封已经看完放在了桌面上,看完之后站了起来将所有的信件扔到地上,“曹贤顺还真当我是老糊涂了么?这点简单伎俩也想骗过我,传令下去封锁甘州,任何人等没有我和你的手令不得进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