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然是你。”
上官德廉诧异,他是怎么都没有想过是孟凡生提的魁首,若是说原因,林无若大字不识,孟千药不屑文客,他下意识里边便觉得孟凡生应当不通诗文才是。
于是台下闲人皆疑惑,嘀咕道:“此人是谁?”
“不认识,前几年的诗会也未曾见过,奇也。”
孟凡生对着上官德廉笑道:“晚辈也没有想到能摘魁首。”
“哈哈。”
上官德廉亦笑道:“少年英才,含蓄蕴藉,孟千药有福啊。”
紧接着,便有鉴诗团一拥而上,喃喃道:“本以为这番诗句是为不惑者而作,不想却是翩翩佳公子,果真让我辈汗颜呐!”
瞧去,鉴诗团全然是些上了岁数的人。
“原来是孟公子。”
叶尚书也讲孟凡生认了出来,一语点醒众人,惊道:“此人不正是为南宫将军刮骨疗毒的那位。”
“早有耳闻!”
“原来这便是夏都街巷传尽,却不曾露面的大将军之子!”
“果真身上有几分大将军的俊气。”
由此刻起,孟凡生以后出门,逢人便要道声好,还可能有人嘻道:“孟公子可否赐诗一首,与我悬挂家门,寓来年好运吉到。”
上官德廉介绍道:“这便是刑部尚书叶知秋。”
“叶尚书。”
孟凡生礼貌性的向这些个官员问好,虽然他不喜这套,但是人既然到了这个位置,规矩,他还是得守着。
“陛下出来了。”
有人提醒一句,正是夏帝从神坛出来,孟凡生一眼便看见两人,一个是古沁儿,一个是景王。
景王竟然不跑路,还堂而皇之的进出。
只因为,孟凡生昨夜看见的另一副灵位,与三潭守赵家的灵位极其相似,都是姜国独有的贵臣制作工艺。
唯一的区别,便是景王供的牌位上,似有一副冠冕。
“群臣,参见陛下。”
此时,万千灯火照耀,欲与白日来比较。
夏帝身前臣服着成千上万人,有的,只为目睹帝王颜容,不惜徒步百里。
夏帝抬手间,笑道:“起身吧,今日乃喜庆的日子,普天同乐。”
然后侧身问道:“敬神词魁首可出来了?”
右相将诗句呈上道:“这一首,便为魁首所做。”
而后笑道:“陛下一定猜不到此次的魁首是哪个。”
“哦?”
刘公公将诗句轻声念出,夏帝点头赞道:“此等功底,着实合了寡人的心意。”
“可是孔先生出山了?”
刘公公摇摇,道:“回陛下的话,作者并未署名。”
夏帝一把夺过纸张,叹道:“字体确实潇洒,不过确实不是孔先生的笔迹。”
孔先生已经隐居多年,怕早没有少年的冲劲,又怎会在敬神词上杀一记回马枪。
上官德廉将孟凡生指出来道:“此魁首,正是陛下天天念叨着的孟公子。”
“孟凡生?”
夏帝撇了一眼,这倒是让他没有想到的。
于是嘀咕道:“那便开始宣词吧。”
有队伍,行列整齐,步伐一致,由神坛中来,再进神探去,夏帝由大道而去,有祭使念词。
此祭使,让孟凡生隐约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