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出征北境燕云时说过,他最大的愿望就是看到天下一统,平南唐,灭燕云,收西北,我想他的所做是无怨无悔的,遗憾可能就是未能真正看到那一天。”
曹焰叹了口气:“若是将军在世,有生之年里定能有那一天。”
最后想来还是太宗皇帝担心陆定山军中势力过大,才不得已除之的,帝位得来本就遭人非议,再不下手巩固,只怕长久不矣。
陆离看着曹焰叙述,义愤填膺,觉得曹焰是个忠勇之人,却不由得想起一件事来,兵部的曹司徒曹焕是他的哥哥,他的死与曹焰会不会有什么关系,难道真是他大义灭亲?
陆离话语一转,相言而问:“曹教头,不知你与那曹司徒曹焕是什么关系?他的死你是否知道些内情?”
曹焰面色微沉,定了定说道:“曹焕曹司徒是我亲兄,他的死是我做的,他不仁不义,吃里扒外,将军的死与他有很大一部分关系。”
陆离在这件事情上只查到了曹司徒的死与将军府和曹焰有关系,此后再无消息,一来是汴京府尹张潮山消息封锁的紧,二是陆离能力有限。
陆离便问道:“曹司徒到底做了什么?”
“曹焕他生性贪婪,遇事不决,身在兵部,却一直巴结着上头的人,陆家军当年出征的军粮许多次都是经他手的,为了讨好那些人们,按照上头意思克扣军粮军费,按理说将军平日里没亏待过他,关键时候却还要反咬一口。”
曹焰说起他那个哥哥来,毫无一点感情,好像曹司徒的死是天经地义般,大义灭亲用在曹焰身上够不成亲这层关系,用嫉恶如仇好像更能觉出曹焰的心情。
曹焰接着往下说道:“将军受太宗皇帝调令回京的时候,夜宿在并州的并州山上时,就是这个可恶的曹焕提前泄露的风声,夜里传令的杀手拿着太宗皇帝令牌穿着内臣衣服前来传递命令,没想将军疏于防备,让贼人才得了手,太宗皇帝派来的杀手十分厉害,随行的二十余人都无一幸免,并且还把将军的头颅割下来带走。”
陆离听到此处紧紧握住了拳头,这是他第一次听说那段事情,心里自然愤怒,太宗皇帝明杀功臣大将,这在古今历史上是少有的,皇权斗争有时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那些无辜的人,他们成为了政治的牺牲品。
陆离面色暗淡,冷问道:“他们是什么样的人?是谁?”
陆离绝对相信陆家军侍卫的实力,面对二十余名侍卫,绝不是一般人能够轻易杀死的。
早知道一名经验丰富,出刀下手没有一丝的犹豫的将军侍卫,强悍程度不会比破镜的修行者差到哪里,若差也只是差在元气上,能有这个实力杀死二十余位将军侍卫的,会是什么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