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宗又潺潺一笑,对着下面的人说道:“赏,将兵卒带下去休息。”
小卒叩谢了陛下隆恩,心情激动万分,能够在泰来殿上接受赏赐,这足够小卒光耀门宗,吹上一辈子牛逼,“我可是在泰来殿中接受过赏赐之人。”这对于他来说,可能就是他不平凡的人生吧。
军报的时机来的非常是时候,若此时太宗不对南唐国用兵,还更待何时?
趁人之危或许会让人不齿,但天下哪有那么多公平可言,双方若是真正对垒交战,死伤惨重的只会是那些兵士,以及如无底洞般的军费消耗,人民生活水火交融,哀声哀怨。
太宗不会在意外人骂他,更不会去想什么手段卑劣,只要能办成事的,在太宗眼里就是好的手段。
天下之大,修行之人不占少数,军中当然也不乏会有修行者存在,但大多数都是还未破镜的修行者,实力要比一般的兵卒强上不少,可终究入不了行当。
岚苍山多少人曾想踏上那片修行之地,是天下无数人的希冀,而佛道两教中对修行有着另一层的见解,他们的参悟之道比常人来的更甚些,所以二门中的修行者多数都会高些,破镜境界几乎是道人和念僧都能达到的,这两教中也从不缺乏圣人的存在。
但是说来,修行大道茫茫无际,天地的那道气息奇妙至极,能入境为神的不过一手就能数清,在修行之上的存在,恐怕会如大修行者藐视常人一般。
何为神?最能够与那道气息融为一体的,便可称之为神,即便是那些已经触碰到道中道的修行者来说,也不敢有十足的把握说自己是神。
佛道两教,是可谓说与神最接近之地,这样说来太宗非要先取南唐并不是不无道理。
天下之外,是一个不可知之地,到底来说天下修行有多少未可知的事情,难说其辞,天下之地,又有谁敢说,不是泱泱辈出,海外千里杏一邦国,前些年还曾流传有位得道洞虚了的隐忍,距入神不远矣,自觉已入了神道。
消息传入岚苍山,引起一片质疑,隐忍善于使自己陷入困境,通过自行创造的环境为修行开路,有人认为这是一种自虐的方式,与修行不符,怎么会能进入神道,纯属无稽之谈。
杏一海岛邦国,环境远比想象艰苦,不得否认的是,那些隐忍确实要努力的许多,不管那位能到达洞虚的隐忍是否真的入了神道,都没有眼见为实,消息终归是消息。
太宗皇帝等待了几年,终等到伺机而动的时候,南方边地小国始终是要比北面的燕云要好取些,虽然燕云也差些就落入宣朝的囊中,但终究是没有。
也有可能是太宗皇帝实在觊觎井道阁中的预言,真正的天下之主是位持有黑暗的人,所以太宗不敢急于吞并北方燕云大面积土地,为的就是怕措不及防,至于那位持有黑暗之人,他身在何方毫无可寻,起码身在沁尔迦部族的那位赵元姬公主并无来信说有异样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