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传言,鬼谷子教学,传授两人攻守之道。一曰攻,一曰守,二人之中胜者才可以下山,背负着鬼谷一脉的名声,在世俗之间成就大业。
但是,两个聪颖之辈在一起求学,少年之间难免会有相互竞争之意。
孙膑此时听到魏开说自己大材,想到世人只知庞涓而不知他孙膑,心中难免失落,心中对于出仕的念头更加坚定,想到自己也要跟自己同窗庞涓一样成就大业。
于是,孙膑继续问道:“小兄弟,能否回答孙膑刚才所问,解答孙膑的疑惑?”
魏开听到,想了一下便说:“魏国现在的确是天下的强国,但是,天下纷争已经很久了。
原来的周朝之民,现在都开始称呼自己为魏人,宋人,齐人,赵人。
魏王的贤德,恐怕只能在魏国传播,不足以在其他诸国传播,使其他诸国百姓信服。
至于效仿周公,魏王原来只是晋朝的大夫,后来联合赵韩瓜分了晋国。
这本来就是臣子的大逆不道,只是在这纷乱的天下,人们才勉强接受。
此外,晋朝原本是周成王王弟唐叔虞的封地,魏国取代了晋国现在已经一百多年。
现在周王室还有人咒骂魏国的叛乱之举,希望恢复晋朝的国祚。周公辅政这种想法恐怕痴人说梦。
至于其他诸国,估计没有国君人愿意当臣子,屈服于魏国之下”。
孙膑听后,便说道:“小兄弟所说的话,令膑佩服呀。
孙膑也认为,魏国现在强大,但并没有能碾压其他所有诸国的实力,贸然行王道,恐怕不妥。应该以势利道,顺势而为,积蓄国力,再行王道之事。
因天之时,因地之势,依人之利而所向无敌”,说完朝魏开饮了一杯酒表示对刚才魏开所说的话佩服。
魏开也回敬一杯酒以示礼仪。
正当魏开与孙膑交谈十分融洽,觥筹交错的时候,突然四周瞬间安静了下来,环坐在台边的人都向他二人看过来。
魏开与孙膑此时也发现了异常,然后向四周看去。
只见那上将军庞涓穿着士子之服,恭敬地侍奉在孙膑的后面,魏开与孙膑忙着喝酒竟全然不知。
庞涓说:“师兄此次来到魏国,为何不通知涓?庞涓也好备下酒席,为师兄接风”。
孙膑看到庞涓恭敬地站在自己后面,醉眼朦胧之中,突然,想起自己和庞涓在求学的时候,二人相互帮助,那些快乐的日子。心想自己此次一定要好好辅佐自己的这个同窗和挚友。
然后,拉起庞涓的手说:“涓,孙膑此次前来魏国,想通过亲身经历增长自己的学识,因而没有告知师弟。这是我孙膑的过错。”
然后指着魏开笑道,继续说:“这是我今日遇到的小友,此人能言善辩,不亚于我们呀”。
魏开此时酒早已醒了,跪在了地上,心想:卧槽,苦主正拉着凶手的手。
回想起,当日在朝堂之上,自己所见到的庞涓是那么的盛气凌人。
是的,如果说公孙痤老成谋国,像一块磐石岿然不动,是魏国的一面盾的话,那么庞涓便是一把锐利无比的剑,总是在那里闪闪发光,不管你是否在意,它就放在那里。
无论,你怎么害怕和防备,剑动之时必有人死。
现在,看庞涓对于孙膑恭敬地模样,心中越发地恐惧。本来自己刚才想靠着自己的未卜先知救下孙膑,现在看来只能等孙膑落难之时,自己帮他一下。
魏开对着庞涓说:“魏开拜见上将军”。
庞涓将有些醉的孙膑交给亲卫,便面色威严地对魏开说:“你当日朝堂之上说愿为大魏驱,为何在此饮酒?不去军营报道?”。
魏开马上连连磕头,回答道:“魏开明白,魏开明白”。
庞涓听后,深深地看了一眼魏开,然后径直离开出去。庞涓亲自驾车将孙膑送到自己府上,一路引起轰动。
当庞涓走后,四周的人边才靠了过来。
人群中说:“刚才那是上将军?”,有人回答道:“对呀,今日有幸看到上将军,真实”。
其中又有人回答:“上将军位居高位,居然还这么礼贤下士,真是君子”。
又有说:“我看上将军如此礼遇刚才那人,那人必定有才。我魏国又将又贤士出仕,魏国必将大盛”。
随后,旁边人爆发一声:“彩”,便又返回饮起酒来。至于魏开,看他刚刚唯唯诺诺的样子,便知道只是一个有幸结识上将军师兄的粗鄙之人,众人便不再关注。
这正是魏开所希望的,扮猪吃老虎是魏开对于自己现阶段所做出的良策。
返回到客栈之后,魏开既为今日遇到孙膑感到幸运,又对孙膑即将的遭遇感到同情。
但听到庞涓临走的话,魏开又感到恐惧,只希望自己装作的唯唯诺诺的样子,让庞涓不注意自己,于是待在客栈,几日没有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