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献粮大计,到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献帝封赏了金旋,本想再勉励几句,彰显皇帝的威严。
忽然从后面跑过一名侍卫,脚步急促,神色慌张,在董承耳边低语几句。
董承脸色一变,凑到献帝身边,轻声禀报。
“陛下,杨奉将军与韩暹将军,在后面打起来了。”
献帝大吃一惊,以为李傕、郭汜又派兵来追赶,二话没说,立刻让董承传令,起驾赶路。
金旋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见几个人脸上变颜变色,皇帝匆忙下令起行。
金旋猜想,应该是断后的杨奉、韩暹那里出了问题。
这正是离开献帝,与郑儒、严肃商议对策的好机会。
金旋急忙上前请命:“金旋得陛下封赏,寸功未立,愿率领家将,为陛下断后。”
金旋说得斩钉截铁,献帝又一次被感动。
此人刚刚投效于我,却忠心耿耿,献粮在前,护卫在后,真是不可多得的忠勇之士。
献帝吩咐董承,留下一车金旋所献之粮,拨出一百人马相助,便急匆匆向前路奔去。
这一次,断后的杨奉、韩暹打起来,与西凉军一点关系都没有。
韩暹领兵护驾,自以为功高。杨奉护驾在先,更受献帝重视,韩暹对此意见很大。
此次献帝先行离开安邑县,杨奉、韩暹拖在后面抢东西。
安邑县饱受战乱之苦,没有太多油水可榨,杨奉、韩暹争来争去,便打了起来。
董承听说杨奉、韩暹打了起来,心中暗骂,竖子不足与谋。无奈的是,手头无兵可用,徒呼奈何?
金旋不知道董承心里,正在怒骂两个猪队友。
见他没有跟随献帝离开,忽然想到,自己身上还揣着黄金。
当着皇帝和众臣工的面,无法送礼。
这董承是献帝信任的人,再过几年,是要被授衣带诏的。
衣带诏可是大义名分,未来能够拿来对抗曹操的利器。好歹也要在此人面前,留个好印象。
这些黄金大多是不义之财,不妨送给他去消受。
想到此处,金旋掏出钱囊,里面约有黄金二十两。
金旋手脚灵活,动作极快,看似在扶董承的手臂,钱囊已递了过去。
董承先是一愣,然后毫不客气地将钱囊收起来。
董承点了点头:“元机,拿纸笔来,我写一封荐书,你带给刘表刘景升。”
金旋心中大喜,董承这家伙竟然和刘表有交情,天下哪有花钱的不是?
周仓听说有荐书要写,急忙跑到厢车旁,从金灿手中接过纸笔。
董承就在木头台阶上,笔走龙蛇,顷刻间写下一封书信。
金旋心中一阵感慨,这些名留历史的人物,果然了不起,出口成章,提笔成文。
董承目光炯炯,看向金旋:“元机,他日你在荆襄若有成就,别忘了今日陛下的恩情。”
金旋点头应下,神色寂寥。
董承开解几句:“元机,你欲谋的武威郡虽好,却是四战之地。无论是西凉军、羌胡都极为难缠,不是金氏一族能对抗的。
反倒是荆襄治下的武陵郡,荒天僻壤,无人在意。若是元机沉心静气,辛苦经营几年,便是一方基业。大山之中风光好呀!”
董承一番话,先深深感动了自己,他将笔掷在地上,不等金旋说话,转身便走。
金旋看着董承的背影发愣。
周仓连忙将笔捡起来,心疼不已:“这老东西,说话就说话,扔笔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