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不出郑儒所料,献帝迎回臣工女眷后,不再耽搁,又在安邑县住了一天,便匆匆上路。
安邑县存粮本就不多,这么多人马住了十几天,府库早已空空荡荡。
县令向几个大户,连哄带骗征了些粮食,欢送献帝起驾。
献帝一行人在前面走,杨奉、韩暹带兵断后。
皇帝在的时候,总不好明目张胆地抢东西。
等他走远了,好歹要凑些盘缠去洛阳。
献帝车驾走得慢,前行两天,粮食告罄。
此时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又没有懂事的地方官来迎驾,只好勒紧腰带继续向前走。
当天晚上,董承等人东拼西凑,给献帝煮了一锅粥,天子草草一饱。
臣工中有夹带私货的,偷偷啃几口干粮,什么也没有的,只好干熬着。
夜里,献帝听着车驾外冷风嗖嗖,隐隐有哭声传来,心中烦闷。
大汉传承近四百年,难道要断绝在我手里?
扶助汉室的忠臣良将都去了哪里?我如此悲惨,为何没人来迎驾?
带着一连串的问题,献帝沉沉睡去。
第二天一早,献帝车驾再次上路,速度变得更慢。
踉踉跄跄走到午时,众人的肚子咕噜噜响成一片。
献帝正在烦闷,忽听前面一声大吼。
“大汉忠良,敬侯之后,京兆金旋,特向吾皇献粮”
声音浑厚,直上云霄。献帝和臣工听到此话,如闻仙音。
献帝命人打起车帘,只见路旁一名黑大汉昂首而立,威风凛凛。
黑大汉身边,站着一位年轻公子,仪表堂堂,玉树临风。
郑儒、严肃两人不便露面,隐在厢车内,韦青桐和金灿躲在另一个厢车内。
韦青桐透过车帘的缝隙,一刻不停地看向金旋。
金旋见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年轻人,露出了苍白的面孔,知道那就是汉献帝。
金旋心中一阵激荡,我终于看到皇帝了。
他平复了一下心情,深施一礼,朗声高呼。
“大汉敬侯之后,京兆金旋,向吾皇献粮,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后面捧着干粮野味的随从跪倒一片,将食物举过头顶。
众人一齐喊道:“我等随公子献粮,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周仓手下人才很多,有人猎户出身,善于烹制野味。
将野味用水泡开,小火烘烤,边烤边洒些盐末。
野味烤得香气扑鼻,色泽明亮,实在太过诱人。
众臣工眼睛都看直了,献帝龙颜大悦。
看着金旋、周仓,以及烤肉,献帝思绪万千。
昨夜我还在千思万想,盼着忠臣良将。今日这个金旋就来献粮,他就是我盼望之人。
太仆韩融人最机灵,躬身小跑到献帝身边,极为庄重地介绍起来。
“陛下,敬侯乃是汉武大帝驾前重臣金日磾,以忠义闻名。这金旋至忠至孝,素有先祖之风。”
野味的力量很强大,韩融说的是金旋,看的是野味。
他夸赞的语气坚定无比,仿佛金旋是他的子侄,从小看着长大一样。
献帝闻言更加高兴,太仆才立大功,所言必然不虚。
他望向金旋,声音柔和:“朕尝闻敬侯乃大汉股肱之臣,金卿平身。”
韩融请献帝下车,登上高台,金旋与手下人依次上前献粮。
侍卫一一接过,先将干粮野味捧给献帝享用。周仓打开粮车,吩咐人埋锅造饭。
献帝手下人跑过来帮忙,不到一个时辰,热乎乎的饭端上来,献帝和臣工们还有野味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