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髦的事办完了,但是司马昭并没有就此罢休。
不久,司马昭以“教唆圣上”,“离间重臣”等罪名。借口杀死了曹髦的心腹王经。
同样参与密谋的《魏书》作者王沈(王昶之侄)因为告密出首立功免死。因功被封为安平侯,食邑二千户。
在曹髦被杀之后,二十余天。司马昭才因群情激愤,诛杀了成济三族。但是成济兄弟俱不服罪。竟然,光着身子跑到屋顶上,开口大骂司马昭。后背军士从下乱箭射杀。
魏帝曹髦死后,魏国天子之位空缺。
260年六月,司马昭与各位大臣们商议之后,决定立曹奂为皇帝。
曹奂本名为曹璜,字景明。后来在260年六月,也就是曹奂准备登基的时候。被皇太后郭氏下诏让天子曹璜改名为曹奂。
曹奂是曹操的孙子。曹丕的侄子。燕王曹宇的儿子。
身世赫赫的曹奂自然是继位皇帝的不二人选。
司马昭是派了自己的儿子中护军司马炎到邺城去迎接曹奂的。
司马炎在以后的内容还要讲到。司马炎是晋朝的开国皇帝。这次司马炎去迎接曹奂可能是司马炎第一次亮相吧。
六月,曹奂来到了都城洛阳,在拜见完皇太后郭氏之后。于当天在太极前殿即皇帝位,并大赦天下。改年号为景元。并对大臣们按爵位不同分别予以赏赐。
曹奂作为曹氏政权的最后一个皇帝,在曹奂改元之后,曹奂本想,想要加授大将军司马昭为相国。晋公,赐九锡,然而司马昭此次也很坚决地拒绝,只得作罢。
在261年和263年,曹奂又召见司马昭,给他相同的恩赐。后来都因司马昭坚决地推脱而作罢。
司马昭的这一系列作为,和汉当时将恩赐给魏极为相似。
就像当年汉献帝赐给曹操恩赐一样。
司马昭虽然不收曹奂给自己的恩赐。但是司马昭明白魏国真正的权已牢牢握在了自己的手中了。
而末帝曹奂虽然名义上是皇帝,但实际上他手中毫无权力。在大臣和军队中也没有任何势力,完全是司马氏的傀儡。
说到司马氏。当时司马氏的敌对一派——曹爽,何晏,王凌,夏侯玄,李丰,毋丘俭,诸葛诞,曹髦都被司马氏斩尽杀绝了。
可以说这时的司马昭,已经完全不用对权力着急。
而这时的司马昭真正在意的是什么时候灭掉蜀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