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方面得到消息后,准备出兵征讨。
六月,曹髦御驾亲征。到达项县。大将军司马昭则是率兵26万护驾征讨。驻守在丘头。
裴秀,钟会也跟随着司马昭。
在司马昭一声令下,征讨开始。
司马昭派王基与安东将军陈骞领军围困寿春城。
随后,王基,陈骞带军从四面八方围困寿春城。
司马昭派石苞,州泰为游军。以防外部部队偷袭。
这时,诸葛诞的东吴援军来了。看来吴国人还是比较讲信用的。但至少没有把诸葛诞的话当成儿戏。
东吴方面派文钦和全怿,唐咨和王祚等领兵赶来救援。并趁着王基等人还未完全包围时,领兵进入了寿春城。
这场平叛战斗更像大家都知道的《三国志》游戏里面一样,两方有不少部队,攻城遭遇战,还有援军。
这场热闹的战斗正在进行中。
不仅寿春城里有东吴的援军。外围也有东吴的援军。
由朱异将军率领的东吴援军也赶来了。
朱异军向处在外围打野的石苞军和州泰军同时发动攻击。
不过朱异军在战斗中两度被石苞,州泰等人击败。
这时由于曹魏大军集中了朝内外二十余万大军彻底将寿春围困得水泄不通。
面对这种情况下。朱异的上级领导。孙綝下令“再拨给你三万人马与魏军死战!”
朱异经过前两次与魏军战斗,被打怕了。朱异知道魏军势大,不管外围还是内围。人数占优。吴军再这样打下去,不但打不穿魏军。还有被团灭的危险。
于是,朱异面对上级领导,孙綝的命令。不从了。
这时,孙綝大怒。要求亲自面见朱异。
朱异要去见孙綝,此乃凶多吉少。朱异心里自然有数。
此时,跟随朱异的生死战友。柴桑督,奋威将军陆抗制止他去见孙綝。
朱异则是回答他一句:“子通,家人耳,当何所疑乎!”(子通啊,只不过是家人而已,何必太较真呢?)
朱异坚持要去见孙綝。
孙綝见到朱异之后。马上让人把朱异绑了起来。
朱异则是说道:“我吴国忠臣,有何罪乎?”
孙綝没顾上听朱异的话。就下令将朱异处死了。
朱异死了,孙綝也知道自己斗不过魏军。便派上自己的亲弟弟孙恩顶替朱异的位置。虚张声势前往救援。
而孙綝自己则是退回到了建业。
这时的寿春已被重重包围。文钦等人多次试图突围都以失败而告终。
在司马昭围困寿春的时候。诸葛诞在寿春城内却哈哈大笑。
诸葛诞哈哈大笑是有原因的。
因为寿春一带每年都会下大雨。一下雨淮河就要涨水。一直淹到寿春城下。
所以诸葛诞看见司马昭在城下扎营就非常高兴。他说道:“是固不攻而自败也。”
可是让诸葛诞没有想到。自从司马昭扎营开始。就一滴雨都没有下,是少有的大旱季节。
等到寿春城破的时候。魏军正式进入寿春。当天就下了一场暴雨。并把城外魏军的大营都给淹了。
这时,诸葛诞部下蒋班和焦彝于是劝诸葛诞不要再等东吴的援军。率全军朝向一方立刻突围。
但是诸葛诞不但不听。更要意图斩杀了这两个人。蒋班和焦彝走投无路。两人只能出城投降。
寿春城内粮草也快用完了。不断有出城投降来的人。
这时,钟会向司马昭献出了计策。
司马昭依计行事。派出了之前从吴国逃到魏国的全辉等人,并传递假信息给从吴国来救援的全怿等人。称因全怿等人救援不了寿春。吴国还要给他们斩首。
最终,全怿等人很害怕。准备投降魏国。
于是,全怿和全瑞等人率数千兵出降。
寿春守军得此消息后,也是很恐惧。
258年正月,寿春城中粮食渐渐枯竭了。诸葛诞和吴国援军将领文钦和唐咨,于是开始拼命突围。但因伤亡惨重。被逼撤回寿春城内。
诸葛诞等人回到城内后。因为与文钦发生了一些小分歧而杀死了文钦。并让文钦的两个儿子文鸯和文虎向曹魏投降。
司马昭纳降了这两个人。并封他俩为关内侯。并以这两人投降后的待遇来化解寿春城居民的反抗之心。
二月,曹魏大军最终攻克拼死抵抗的寿春城。
诸葛诞败北之后,想率领数骑逃出寿春。最终被大将军胡奋手下士兵杀死。
诸葛诞后来被诛灭三族。、
后来,诸葛诞麾下的数百人于寿春被俘,坚决不降曹魏。
他们更是异口同声地说道:“为诸葛公而死,不恨。”
而且在行刑的时候,排列成一列,每斩一人都要招降下一人,但始终无人投降。
在吴国援军中,有一个叫吴栓的人,在寿春城破的时候。
他说道:‘’大丈夫寿命于主,为人救难。既不能相救。又投降于他人。不是有义气的人所为。”
于是,吴栓便挥刀杀入敌阵战死。随后吴兵万余人投降了魏国。
唐咨等人虽然被曹魏俘虏。但都得到了魏国的厚待。
好了,热热闹闹的“诸葛诞的叛乱”就结束了。
经过“淮南三叛”之劫的司马氏三代家族。最后都被司马家一一平叛了。而此时,曹魏的大权已被司马氏牢牢握在手中,地方上再无反司马之士。
然而朝堂之上,就不一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