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年,曹操去讨伐张鲁之时。把一个木匣子交给了护军薛悌。让他送到合肥。曹操并对薛悌说道:“一旦敌军来到,就打开这个匣子。”
而在这时,孙权这边和刘备正在争夺荆州问题上纠缠不清。两军随时会打起来。
后来,孙权和刘备达成了平分荆州的协议。孙,刘两军才得以撤退。
不过,孙权知道曹操远在遥远的汉中。不能在短时间内赶到东边。
这时的孙权已经有了想法。
于是,孙权于215年八月率十万大军向北到达陆口。直逼合肥。
后来,孙权率军围困了合肥。因为曹操征战在外,驻守合肥的曹军仅仅七千余人。众寡悬殊。
正在这危急时刻,守将张辽等人便打开了曹操留下的信函。信函上面写到,“若孙权军来到,张,李两位将军出城迎战,乐将军守城,护军薛悌不要出战。”
张辽等人看完这封信函后。因为敌我兵力悬殊,合肥城内的各个将领对曹操的指示感到了疑惑。他们实际上想一起出战。
但是,张辽将军却说:“曹公正率军在外作战,等他率领的援军到达时,孙权军必定已攻破我们。所以教函要我们在敌军集结完毕前反过来攻击他们,先挫折敌人的气势,以安定军心,然后可以顺利守城。成败之机,就在此一战,各位有何疑惑?”
这时,李典认同张辽的说法。
其实张辽主张趁孙权兵力尚未战稳,主动出击。
李典与张辽平时也是素日不和。
而现在李典说道:“这时候正是危急时刻,听从你(指张辽)的计策。我不能因私怨而忘公义!”于是,李典在这危急时刻。首先赞同张辽的做法。
于是,便在主动出击的前夜募集了八百勇士。杀牛犒赏军士,准备明日的大战。
第二天天亮的时候。张辽身穿盔甲,手持长矛。一马当先杀入敌阵,杀死数十人,还斩了二员大将。张辽还打呼自己的名字。
张辽向孙军大喊道:“吾乃张辽,字文远!”冲入军垒,直奔孙权而来。
这时的东吴军队猝不及防,陈武战死了。宋濂,徐盛军都不敌。士兵开始溃散,东吴大将潘璋在后面,他看不惯这样的情景。于是潘璋驰马追上,并在马上斩杀了宋濂,徐盛军中的两个逃兵。东吴的士兵们看到后。都不敢再逃跑了。于是他们都回过头上前再战。
孙权见如此情况,也是大惊。无所适从之下只好登上了山顶,拿着身旁的长戟自我守卫。
这时,张辽追赶到山顶下,在下面叫驾。让孙权下来开战。孙权不为所动。
之后,孙权看张辽兵少,于是派兵将张辽等人团团围住。
而张辽不为围兵多而动容。依旧勇敢杀敌。突击冲出了重围。这时包被张辽打开了缺口。而且部下数十人也得以逃脱了。
这时还没突出重围的残留的兵士们齐声大呼“将军不要管我们。”张辽听到后。又返身回去救人了。
张辽就此再度冲进包围网内,再次突围救出了其他人。孙权军望风披靡,无人能挡住张辽。战斗从日出到中午,吴军士气全失,便回军修整了。而曹军大胜。曹军众人的心这才安定了下来。
这次,孙权围了合肥十多日,都没有攻下。而且孙权又患上了疫疾(一种病)。这时的孙权才命令大军班师回东吴。
在撤退的大军中,孙权和千余个虎士(勇猛的士兵),还有凌统,甘宁,吕蒙,蒋钦等东吴的高级将领。在后面行军。
不过,大军行到了逍遥津北的时候。张辽因为观察到孙军正在撤退。于是乘机率领军队前去追击。
这时孙军顿时混乱了,孙权被围住了。这时,大将甘宁严厉地要捶响战鼓,增强了孙军的士气。而这时。凌统亲率三百近兵冲入重围。甘宁用弓来掩护,吕蒙,蒋钦死战据敌。
最后还是凌统就出了孙权,凌统又回头再战,孙权和甘宁赶快上了马。但是在撤退的路上,前方的桥已被敌军毁掉了。一个木板子都没有了。
这时孙权的近监谷利坐在孙权的后面(马上坐俩人,孙权在前,谷利在后)。他让孙权抓着马鞍,松开缰绳,谷利在后面加鞭,以帮助马的后劲力。
于是,孙权顺利地跃马过河。与在津南(逍遥津以南),率领着三千人防备的贺齐会合了。这时孙权才成功地逃脱了。
而这时的凌统继续拖住敌军。而且左右的人马都已经死光了。而且自己也身上受到了创伤。左杀右砍地杀死了数十人。在知道孙权已安全逃脱。才披上盔甲,偷偷地逃走了。
凌统成功逃生后。在津渚上痛哭流涕。
至此,孙权与曹操的第二次合肥大战已经结束了。
这一次合肥大战堪称经典。是五次合肥大战中最重要的一次。
而且这次合肥大战中,最后以曹操军的张辽以少胜多成功大败孙权为结局。
这次合肥之战后,曹操又更加信任和看重张辽将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