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乂执礼道:“陛下,臣弟身为大晋臣子,自然要替君分忧,责无旁贷。”</p>
司马衷点了点头,目光望向李峻,一丝复杂的神色稍纵即逝,笑道:“李峻,你是李烈之子,忠良之后,更应承袭乃父之遗风,为朝廷尽忠尽职。”</p>
李峻执礼回道:“陛下,臣定不负陛下所望,必当做一名辅君为民的纯臣。”</p>
“纯臣?纯臣!”</p>
司马衷笑了笑,对司马乂道:“士度,李峻所说的纯臣二字,朕许久都没有听到了,朝臣们也应该都忘了,你说是不是?”</p>
司马乂笑道:“陛下,替君分忧的纯臣还是有的,臣弟不知晓别人,但知道李峻是纯臣,臣弟也愿意保举他。”</p>
司马衷点头笑了起来,笑中有几分意味深长在其中。</p>
“待这次战事完结,长沙王上个举荐李峻的奏折,朕定会应允。”</p>
司马衷面有喜色地说着,同时也将赞许的目光投向了李峻。</p>
君臣同心,一切如常。</p>
李峻觉得看起来是这样的,他并没有辨察出天子有何不妥。</p>
离开皇宫的路上,李峻一直在回顾德阳殿中的每一个细节,希望能找出一些蛛丝马迹,来证明自己的推测没有错。</p>
然而,真的是一切如常。</p>
天子依旧懒政,似乎依旧在信任着司马乂。</p>
为了显示对长沙王的亲近,他还将司马乂留在宫中,举行了一个极为少见的天子家宴。</p>
难道真的是自己多心了?</p>
李峻晃了晃头,总觉得有什么疑点自己没想到。</p>
“唉...或许真是多心了!”</p>
最终,李峻也只能自我感慨了一番,回到了五营衙门。</p>
此刻,周靖与十名影卫已经从廷尉的大牢里放回。他们倒也没有遭受责难,只有周靖的脸上有一块淤青,是在粥棚被左卫的军卒所伤。</p>
“二郎,你回来啦!没事吧!”</p>
宋袆也在,她听说城里发生的事后,有些担心,便跑到五营衙门来等李峻。</p>
自打上次改口后,“二郎”这两个字宋袆说得极其顺口,李峻也听得自然了许多。</p>
李峻笑道:“公道自在人心,咱们没做亏心事,有什么好怕的?”</p>
李峻虽是如此说,但自己却是不信。</p>
公道真的自在人心吗?</p>
那些吃了粥饭得以活命的人,在粥棚被砸时却大声叫好。那些人的心也叫人心,可他们知晓什么是公道吗?分得清楚吗?</p>
没做亏心事就不用怕?</p>
真的不用怕吗?</p>
李峻知道同样不是的,因为这世上还有一种卑鄙叫莫须有,很可怕,防不胜防。</p>
“大将军,卑职觉得这事情有些奇怪?”</p>
周靖善军谋,人也心思缜密,他觉得今日之事,绝非是抢粮那么简单。</p>
“哦...?”</p>
李峻接过宋袆递来的热巾,问道:“奇怪在何处?说来听听。”</p>
“大将军,咱们施粥并非是一日两日,大家都知道这是皇后娘娘与裴王妃在做善事,况且还有长沙王的参与。”</p>
周靖不解地摇了摇头,继续道:“如此的势力,京城之中哪家敢作梗?就是左卫将军朱默,他又凭什么敢纵容属下呢?”</p>
“嗯...”</p>
李峻应了一声,迟疑道:“你是说天子?”</p>
周靖见李峻提及天子,赶忙神色一凛,辩解道:“属下不敢妄议天子。”</p>
李峻笑了笑,说道:“都是自己人,说说无妨。”</p>
这段时间,周靖也摸透了李峻的性子,他知晓李峻是个护短的人,骨子里更是无所禁忌。</p>
“属下觉得或许是天子。”</p>
周靖点头继续道:“没有天子的允许,左卫不敢如此行事。更何况,廷尉的人在事发后很快就到了,抓人的倚仗正是天子令。”</p>
站在一旁的杜麟疑惑道:“天子为何要这样做?没道理呀!”</p>
周靖亦是迟疑道:“我也不清楚天子的用意,这算不上打压咱们,却是惹翻了长沙王与东海王妃,没这个必要!”</p>
天子势弱,身为朝官的周靖早就知晓。</p>
当下,战局纷乱,天子真的没必要去挑衅两家势力。</p>
“事出必有因。”</p>
李峻皱起眉头,对杜麟与周靖道:“今日,我与长沙王进宫面圣,并没有察觉出什么问题,但还是应做些防范。”</p>
李峻略做思忖,对周靖道:“你现在就出城,凭我将令到鹿苑找王瑚,让他各派五千兵马至东阳与建春两门,今夜就换防,明日我再禀告长沙王。”</p>
不管发生什么事,只要手里有兵权,李峻相信都可以解决。</p>
西城有忠心司马乂的宋洪在守,应无大碍,东城这边的兵力不足,李峻要让王瑚分兵回城。</p>
周靖闻言一怔,紧张地问道:“大将军,冒然调兵换防,这...?”</p>
不怪周靖迟疑,就连杜麟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p>
不经长沙王令,李峻擅自调兵入城,这有图谋不轨的嫌疑,不知道王瑚敢不敢依令行事?</p>
对于王瑚会调兵回城,李峻有十足的把握,至于长沙王司马乂会不会有所猜忌,李峻也觉得不太可能。</p>
因为这是一种默契,更是一种信任。</p>
周靖虽有迟疑,却也是领命离开了五营衙门,叫开城门后,纵马向鹿苑的王瑚军营奔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