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难平交了钱,寻了块又平又大的石壁,在壁上写了首《寻苏子不遇》:
飞天一火箭,
映红半壁江山,
婀娜貂蝉,笑里藏着利剑,
多少英雄腰斩?
如今江上,摆酒高论,
已忘江下沉着,无数刀剑,
欲效豪杰当年,
老骥伏枥,单骑护嫂,空城琴弹。
他日建功需走远,
千山之外,青唐河边。
路难平写完了看上一遍,一投笔,向着东京汴梁方向扬长而去。
那几个仆役看着路难平走得没影了,将钱一分,分完钱便将路难平所写的诗文擦得干干净净。
这路难平人还未到东京汴梁,苏轼的密报奏章已摆在了哲宗皇帝赵煦的皇宫集英殿内。
密报讲述了苏轼与路难平相识相知,共同斗诗赌酒战河神的种种趣事,也向皇上禀告三月初七路难平将夜闯皇宫,向皇帝赵煦(xù)为一个小道士何家松要个大官来做等等等等,看得皇帝赵煦左一个有趣右一个无耻厚颜地骂了起来。
当看到苏轼“皇上虐我千万遍,我待皇上如初见”时,又不由得哈哈大笑。
惊得满堂文武不知皇上赵煦发了什么魔怔,群臣问又不敢问,当然赵煦也不讲出来,好不容易熬到了下朝之后,赵煦便兴冲冲跑到端王府,兄弟赵佶(jì)正在与人在园内平地上蹴鞠。
赵佶及几个玩伴见皇上来了,忙停手行礼,赵煦直接摆手让免了,然后哥几个就在端王府内处蹴鞠(cù jū)至华灯初上。
原来这赵煦赵佶都是神宗皇帝赵顼(xū)之子,
宋神宗赵顼(1048年5月25日-1085年4月1日),初名赵仲针,宋英宗赵曙长子,生母宣仁圣烈高皇后,北宋第六位皇帝(1067年1月25日—1085年4月1日)。
治平元年(1064年),进封颍王。
治平三年(1066年)十二月,被立为皇太子。治平四年(1067年)正月继位。神宗在即位之初,耳闻目睹郭家积贫积弱的困境,故即位不久,即召王安石赴京,推行变法,史称“熙宁变法”。
在变法的过程中,神宗以君权的力量,保证了一系列新法的推行。熙宁二年(1069年)二月,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同年七月至十一月先后颁布实行均输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
在熙宁变法期间,王安石任用王韶出兵抗御西夏,拓地五州,史称“熙河开边”。变法虽然在前一阶段取得胜利,但守旧势力的攻击并没有停止。于是,神宗开始左右摇摆,勉力维持新政。
元丰年间,神宗亲自主持改制,希望在保持新法既得成果的基础上,使改革有所推进。元丰四年(1081年),西夏皇室内乱,神宗以为有机可乘,遂出兵五路伐夏,但深入夏地各军因粮草不济,无功而返。
元丰五年(1082年),又听徐禧之计,筑永乐城,西夏发30万大军围攻永乐城,战败。宋军两次战败,神宗希望攻夏雪耻、节省“岁赐”的计划彻底破产。
元丰八年(1085年),宋神宗赵顼在福宁殿忧郁而逝,享年38岁,庙号神宗,谥号为英文烈武圣孝皇帝,葬于永裕陵,子赵煦嗣位。
当晚吃罢饭后,哲宗赵煦从衣袖里抽出了苏轼写的奏章,递与赵佶看,赵佶看完了也满口称奇。
要知道这天下之人的人生确实不太平等,从皇亲国戚到黎民百姓的经历中就可看出端倪。
皇子皇孙生在金銮殿,就如生在了比赛的终点线上,而那些贫乡僻壤的农家子弟,生下来连起跑线都见不着。
若以能登上金銮宝殿的阶前阶下为终点的话,平凡人等将终生不可及。这遥远的目标,能实现或可以实现的人很少,知道了无法到达遥不可及的终点线,许多人都知道知难而退了。
世界反正就是这么不公平,有的人为了当皇帝掉了无数头颅,有的人生下来没多久就能够等待老爹一挂马上当上皇上君临天下。
可是偏偏有些不甘为平凡的少年,他们通过了人生为自己设置的种种障碍,并与之为动力一直向前冲,一直向那高不可攀的顶点或终点冲,
目标兴许是金銮宝殿,
兴许是更高的山峰。
却不讲汴梁城中赵煦赵佶怎样商量迎接三月初七硬闯皇宫的路难平,单说路难平两年时间能冲到人仙高级初阶状态,也是快速得没有朋友了。
路难平本身天资卓越,还有天书《天宫神算》傍身时时泄露天机,天书《天宫神算》是一本神奇存在的书,
平行异世界虚幻大陆拥有很多超过宋唐人类的高科技发明,有厉害的高手能用大量金钱货币购得时空穿梭设备进入唐宋(似乎好像没有什么人穿越到契丹西夏吐蕃回鹘或大辽,真是个奇了个怪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