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神传》曾经记载:好运天神乃非凡之人,幼时曾读《奕秋》与师争辩,专心学艺之人肯定棋艺见长,思援弓卓而射鸟之徒,往后数年未尝不可射下天上九日。其师赞曰:
“小徒思维敏捷,能悟出平常人难以悟出之道,乃大智耳。”
后人有笑文人收钱替人说瞎话者曰“皇帝说屁是香的你也能佐证。”
千年以后有二军阀一胜一败为无良文人一捧一贬,胜者写诗云“若蛙不开口,无虫敢作声”流芳后世,而败者书“泰山若翻身,底细上头粗”却被遗笑千年,足见文人墙头草谁横捧谁之贼性。
……还有诸多有关好运天神之传说不胜枚举,咱们还是书归正传,将故事说下去。
小道童路难平被分在雾白道长门下与公孙胜同窗,二人自张天师走后勤修苦练。
公孙胜得张天师之黄色小龙,又得罗老妖之混元火球,罗真人在参悟“舍得”之“舍”,心有所触,连最后一件法器吸铁斩龙刀也一并奉送给了公孙胜,这公孙胜每天苦学不久,竟将这几样法宝运用得有模有样,在雾白道长众弟子中脱颖而出。
而路难平也不甘示弱,他首先央求张天师将炼丹,修行,防身,变幻之类的书籍借阅了一个遍,也就一两个月的时间将书中所记载得仙法招数记得个滚瓜烂熟。
学会了法术,路难平自然时时骚扰公孙胜等同座的师兄,开始常常被遇真亭的几个师兄弟所收拾,路难平被揍得口鼻常青全身酸疼,谁知这路难平并不气馁,白日里挨了打,夜晚却努力回忆这些师兄的招式以及破解方法,然后跳至房顶上,树冠上,悬崖边,峭壁旁勤苦练习,如此苦修勤练,自然很快超越同座的各位兄长。
因其白日里无法召出幽冥鬼火,故道观的道士们只有与公孙胜召出黄龙与其纠缠,再施加“五雷正法”“红莲混元火”,才能将嬴面扳回。
路难平天生水属性,而龙虎山众道长研习的却是火属性之法,路难平又将以前在西南夷人之地大黑山罗老妖处看过的有关水体质修炼书籍回忆细加揣摩慢慢吃透,竟将“无边丝雨”“浪花拳”“蜻蜓点水”三项技能连升了三四级。
这无边丝雨乃念咒后头上半丈见方下细雨变成了头上三四丈见方下中雨,对手进了雨中因雨蒙眼,攻击速度则减弱几分。浪花拳的两三浪连拍也升级为四浪狠拍的连续技能,这两技再伴随提高敏捷度的蜻蜓点水综合使出,道士路难平如泥鳅滑不可捉不说,龙虎山的师兄们冲入其雨阵之中双眼难以睁开,道士路难平拍打出的四浪连击技能也是一浪强过一浪,除非群战,不然大家难成其对手。
不到半年,雾白道长所辖遇真亭内道士路难平与道士公孙胜已难逢敌手了,两位小道童遂将对手放至龙虎山上的双石峰象鼻山金枪锋各山头道观的其他师兄身上。这些各山头的师兄弟也识得他俩的厉害,便日日拼命研习教中各类阵法功法,等到他们上门挑战,十几个道童结阵御敌还要加上法宝才能将他们赶下山。
最后,无论白日黑夜各山头的师兄训师弟皆是靠大吼“赶快加紧排演,免得被胎神路小儿羞辱丢脸。”
如果雾白道长以及各山头的道士们能够再多活个几十年,就会发现被他们称为胎神的捣蛋鬼路难平,犹如羊群里的一条恶犬,犬一恶,羊群恐被其害,只能随时警觉躲避或者同心协力抵御驱逐恶犬,三来两去群羊得到锻炼,疾病减少,只只雄壮。
群道以前打坐静修者颇多,体质普遍病弱,现在人人习武个个修炼绝技,有道士在外挂过单的召来以前兄弟同习研武,有知道龙虎山威名的前来切磋砸场……反正来了的最终都留在山上习道多年,最终将此教搞成的有名的天师教派。
天师教派也称正一派,正一派后世分为茅山派,灵宝派,清微派,净明诸派,香火至此始一日比一日鼎盛,正一道后来成为中国道教后期两大派之一路小胎神的功劳绝不可没。
过后若干年,三十代天师张继先升天后,群道恳求路难平出任三十一代天师,法号张录平(张路平?)。可张录平∽路难平却不受而去,故三十一代天师以虚职以待路难平出现七年,直至三十二代天师承位。
至于“胎神”之称,路难平把这称呼传给了藏于身体的黄磷火,黄绿磷火自北天神龙太子揉搓成一具人形虚体,白日怕光不可出体,路难平只得夜半三更时分放出磷火,让它们分散至各山头觅食古木枯藤,这黄磷火黄灵儿于排石牙天神战场上寻得多具天神战将之遗骨,这些石化后的天神战将身上有无穷尽的灵气,待得这十六朵磷火吃饱回来,路难平又用平生所学引导鬼火将这些材料固化为躯壳,那黄灵儿身材渐渐有形,越长越像路难平。
黄灵儿属千年妖精,跟北天神龙太子千年相伴,精于排兵布阵,当路难平与龙虎山道士斗法时,黄灵儿看阵就知道破阵之法
故龙虎山上小道士们只要新结一阵法,很快能将路难平困于阵中,但多结几次这样的阵法,就会被破阵子黄灵儿识破,路难平马上就会击其薄弱之处,从而破阵。
张天师于外出访仙的四个月后回了一趟龙虎山,并对座下十八子及各山头修仙道人考试了一次,看见路难平公孙胜两童进步神速,非常欣慰,便将这四个月在外修行过程中的感悟和盘托出与大家分享。
张天师:“诸位,我与蜀山罗真人结伴云游四海,我俩先至武夷山寻我教主太上老君之仙踪,可惜老仙人采得炼丹的矿石药材后回天宫去了,我俩又与武夷山的道友们切磋交流,发现这些修仙的道友和我龙虎山众修士相似,开始修炼时进步神速,然后随着时间的推进进度就会慢将下来,到后来再想进一两步就难若登天了。可能是我等凡人肉身的局限如此,不知该如何突破?唉!”
群道闻之,包括路难平公孙胜深以为然,但人人均束手无策,只得不欢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