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几次来航校,没有次次看到飞机上天,更没有看到飞机实战模拟格斗,所以没有想到这事情。”付可乐给出了一个他自认为合理,周百福和高智航认为很蹩脚的理由。
付可乐前几次来航校的时候,航校的燃油如此紧张,使用的时候都是要努力压榨出最高价值的,自然不会在他来上课的时候安排人上去飞。一个人飞,很多人看,那才是宝贵汽油的恰当使用方式。今天付可乐能一来就看到飞机在模拟实战格斗,是因为中央笕桥航校才刚刚收到了付可乐赠送的十吨预算外汽油,而且付可乐还承诺以后会继续赠送汽油,航校才真正过起燃油富裕的好日子来。
“行了,过去的事情不要提了。你现在赶紧去把你脑子里有关空战格斗的东西都写出来。我知道你记性好,要尽量详细,什么都不要拉下。”周百福明智地决定对付可乐既往不咎,但同时要督促他现在好好表现。
“我能默写出来的就是德文资料。要把它翻译好,智航哥得帮我,有很多问题得他给我解答。最好还能像今天这样多看看空中实战模拟格斗,这样才能保证翻译出来的资料准确实用。”付可乐狡黠地顺势提出条件,将天才飞行员教官高智航“挪为私用”。
“都依你,高智航负责帮你答疑。柳本善再加另外一个我们最强的飞行员,在天上按照你设计的剧本飞。”周百福果然大气,堂堂中将怎么会和一个小少校斤斤计较。关于空战格斗的理论资料,中央笕桥航校不是稀缺,压根就是没有,找遍全中国也不会有。就是最普通的起飞、降落、空中飞行的教材,都要靠自己编写,何况最高端、最机密、最核心的战斗机空中格斗技术理论。不要说付可乐提出的这么些小小条件,他就是要价连升两级军衔,周百福也会冲过去把戴处长的衣襟揪住帮他讨要。
“保证完成任务!可乐小兄弟,我一切听你指挥。”高智航对空战格斗理论资料势在必得,前半句话向周百福表决心,后半句话对付可乐献殷勤。
有高智航的答疑,和柳本善他们的配合,付可乐有把握将自己记得的德文资料准确地翻译出来。他的外语本来就极强,而德语原本就是其中最强的。他前面提出需要帮助,主要是因为空战理论中有太多专业的词汇。而且由于空军在中国是一个全新的军种,很多相关的词汇在中文中原本就还没有诞生,或者还没有统一规范的译法。要想翻译的结果能让中国飞行员容易理解,取得高智航的帮助会很关键。
至于让柳本善和别的飞行员在天上演练战术,对付可乐的翻译工作虽然也是有所帮助的,但是真正的作用是让付可乐通过和实际战斗场景的对比,可以对理论有更直观形象的认识,更容易吸收和掌握。
于是,在众人的共同努力之下,经过了好几天时间的辛苦,付可乐终于完成了空战格斗技术理论的资料翻译工作。这些资料主要由三大块组成:角度空战战术、能量空战战术、角度空战和能量空战的相互对比。
角度战术,追求最有效率地获得有利的角度,通过更剧烈或者更聪明的转弯来实现,并且在自己到达能量最低临界点之前击败对手。飞机的转弯角度战术,“头对尾”是自己的机鼻和对方机尾的夹角,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利用更高的转弯率来获得更有利的角度。“头对头”是自己的机鼻和对方机鼻之间的夹角,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减小转弯半径并降低速度来获得最有利的角度。
“头对尾”,通常是追击一架在逃跑的敌机,或者是采取飞行动作摆脱不利位置的敌机,能量的利用效率是比较低的。“头对头”才是和有与我们进行格斗欲望的敌机进行较量时候最常出现的,能量的利用效率也是最高的。打个比方,就是你在和一群人打群架,你要去追一个打算远远跑开的对手,当然打不到他几下,你自己也比较安全。你要是在人群中和其中一个两个对打,那当然打中对手的次数就很多了,自己也要挨许多下。
除了转弯的方向,转弯平面也是角度空战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并且将机体倾斜转弯能够减小水平转弯的半径,而倾斜的时候将机头指向低处比高处更有利,因为可以将更多的高度转换为角度,而不是将速度转换为角度。
在整个角度战术中,要争取在每一次迎头交错时候始终位于敌机略低的位置,来自于下方的攻击会迫使敌机的飞行员不敢用剧烈的拉高机动,因为拉高会暂时加剧他的劣势,从而阻碍他利用他占优势的能量。从下方攻击即便超越了敌机,也比从上方攻击的时候超越安全得多。因为从上方攻击的时候,敌机可以立即进入一次滚剪机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