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百福今天在知味观请客的这一桌,到齐之后,整整十人。付可乐和四个手下,还有祝往,周百福请了美国教官卢卡,另外还有两个天才飞行员:柳本善和高智航,一共正好十个人。柳本善就是下午负责接待日本人的那个年青中尉军官,今年才20岁。
1924年东北军张少帅就开始组建飞行大队,选拔学生到法国学习飞行技术。17岁的高智航因为身高仅米落选。但是他并不气馁,用法语给张少帅写了一封信,并将自己名字由“铭久”改成“智航”,表明心志。张少帅对他表示欣赏,最终将他加入了名单之中,前往法国牟拉纳航空学校和伊斯特陆军航空学校学习军事飞行。
1927年1月,20岁的高智航以优异的成绩学成回国,随后被张少帅任命为东北军航空处飞鹰队少校(陆军衔),后转任东北军航空教育班少校教官。九一八事变以后,高智航来到军政部航空署所属的第四航空队,当了一名少校飞行员。
去年,高智航奉命去意大利考察空中驱逐技术和购买飞机。他的特技表演征服了酷爱飞行的摩梭里尼。摩梭里尼希望以最高的酬金和最好的职位留下他。但是高智航回复:“我的职位在中国,我只愿做一名中国军人。”之后,他回国就任国民政府五个飞行大队的第四大队大队长,并晋升中校,并来到中央笕桥航校开始训练新招募的飞行员。”
经过今天白天的一场配合无间的合作,众人相互之间都甚有好感,入座以后就开始轻松聊起天来,随着对话题的讨论越来越深入,气氛也随之热闹起来。
冯翔问高智航道:“国民政府为什么会派你到意大利去学习航空驱逐技术,购买飞机呢?我的印象中,意大利在欧美国家中的军事实力应该不在前列的吧。”
祝往笑道:“我来替智航回答你。迄今为止,意大利的军事实力和在军事上的表现比你想象的要高上许多,尤其是在航空领域。意大利是全世界继英国于1918年单独成立空军之后,在1923年第二个将空军单独建军的国家。1911年10月23日,意大利人皮亚扎上尉驾驶布莱里奥式飞机,从利比里亚沙漠边缘,飞往的黎波里和阿齐齐亚之间的土耳其军队上空侦察一小时,拉开了飞机空中侦察的序幕。11月15日意军加沃蒂上尉驾驶‘鸽’式飞机飞往土军阵地,投下了四枚两千克重的榴弹,又开创了历史上飞机首次轰炸的先例。”
周百福接着补充道:“意大利在空军领域,不单是行动领先,理论也很先进。意大利军事理论家杜黑将军认为,夺取制空权就是胜利;在空中被击败就是战败,并接受敌人愿意强加的任何条件。杜黑早在1909年就说‘现在所有人都认识到了制海权的重要性,在不久的将来,制空权的获得将是更为重要的。’杜黑并不是最早提出制空权概念的人,但他第一个给出了‘制空权’的较为科学的经典型定义,即‘掌握制空权表示一种态势,能阻止敌人飞行,同时能保持自己飞行’。”
从后世的观点来看,制空权理论的形成初期,飞机还处在初步发展之中,航空兵也没有形成足够的战斗力。因而,杜黑的理论缺乏充足的实践基础,带有很大程度的预测性、主观性,有些地方甚至过分夸大了飞机的作用。杜黑强调的是绝对制空权,中国思想“中庸”之道的精髓,他是完全没有概念的。杜黑不承认空中优势和相对制空权。后世的许许多多实战证明,在主要作战方向、重要作战时节的关键行动中取得相对的局部制空权,就可满足其他军兵种对空军的需求,完成赋予空军的作战任务。
听了祝往和周百福的解释,冯翔有些明白了为什么国民政府会派高智航去意大利了。
祝往却继续加料:“第一次世界大战四年期间,意大利的飞机产量达到了12000架,美国也不过14000架。虽然和英国、法国、德国平均超过50000架的差距还是非常大的,但也是非常了不起的数字了。我们中央飞机制造厂还在为三年左右生产200多架飞机努力呢,而且还是组装生产。”
祝往看到桌上的年轻人们听到了,中国和意大利如此巨大反差的数字对比,多少有几个人感觉到情绪低落,他就鼓励道:“我们也不用泄气。中国在近代确实落后了西方国家很多,也落后了我们的隔壁邻居日本人很多。但是我们这个有五千年文明的民族已经觉醒了,我们已经开始迈出了追逐的步伐,我们的未来是充满希望的。”
关于意大利空军的谈论告一段落,接着他们又聊起了飞行员和间谍在军事意义上的强弱对比。高智航和柳本善站边飞行员,冯翔和高开天站边间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