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下午四点钟,吴鸣一家三口和李维剑到达了《大公报》上海分刊的所在地,望平街的那座三层楼。罗斯教授热情接待了他们,欢迎他们成为《大公报》上海分刊的新职员。罗斯教授来到中国已经大半年了,他现在已经能讲一些简单的中文了。
罗斯教授告诉吴鸣和李维剑,他们的月薪将是100银洋。虽然国民政府已经开始用法币取代银元,但这里是租界。这就是无耻的、无能的政府,就连抢劫自己的国民,也有够不着的地方。上海《大公报》给出的这个月薪是他们在杭州《商报》的六倍之多,这已经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期望值。虽然上海的物价比杭州高一些,但是生活必需品的价格高的不多,主要是房价和房租高出很多。
更让他们开心的是,罗斯教授随后将他们带到了隔壁楼的书店,那是沈常青的武学书籍专营店。沈常青告诉他们,他们可以免费住在书店二楼。李维剑独自一个房间,吴鸣一家三口住其中两个房间,每一个房间都比他们在杭州住的唯一的那个房间大了不少。
这座楼是有些老旧了,但是付可乐让沈常青在房间里准备好的家具、被褥、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具可都是全新的。另外还有一个房间专门添加了厨用设备,成为了一间很不错的厨房。所有这些,都让过惯了紧巴巴日子的吴鸣一家和李维剑都感觉像在做美梦一样。
他们不知道的是,付可乐之所以将他们安排住在这家书店楼上,不是他不舍得多花点钱让他们去住更舒服、更漂亮的房子,而是因为住在这里最安全。沈常青就住在三楼,大多数时间,沈常青就在一楼的书店里。沈常青这样级别的高手,很多人巴不得花个上万大洋请他住到自己的楼下。更不用说沈常青身上还有付可乐给他的,德国驻上海领事馆工作人员的工作证。
唯一让吴鸣和李维剑担心的是,夏楚辉还没有到来。他们并不知道夏楚辉决定先留在杭州执行清除叛徒的任务。
新的一天,杭州警察总局刑警一分队队长陆丰,踌躇满志地带着队伍出发了。今天,是赵晨供出的,共党杭州地区领导人和外地来杭重要人员,一起去见浙大费固教授的日子。陆丰并不知道,他张网以待的大鱼,红、共产党杭州工高官,俆治,在第一时间就已经通过一个浙大的学生,告诉了费固教授敌人的阴谋,让他注意保护自己,原定的会面取消了。
这段时间,对于学生重视的不仅只有共产党,国民政府同样三令五申,要求各地政府机关领导要控制好各地的大中学生。浙江省政府一位兼管教育的黄姓高官就命令自己的秘书联系浙大,表示自己要来浙大看望学生,和学生代表对话。
负责教务处工作的费固教授昨天略施手段,便轻易将黄高官原定于明日的来访行程协商修改到了今天。黄高官本来也没有几件正经事情要忙,浙大之行对他而言就是大大的政绩亮点了,在日程表上当然是要优先安排的。
黄高官今日的浙大之行,既没有带什么给优秀学生的奖品礼物,也没有带什么帮扶贫困学生的政策,或者任何关于学生将来就业的计划和承诺,总而言之有,就是没有带来任何有用的东西,只带来了一群跟班。教育局的正副局长、处长好几个,省政府的办公室主任、秘书好几个。这些跟班,大多数是来混工作成绩的,兼混一顿免费招待午餐。
费固教授往日里基本不参加这种官面上的接待活动,但今天他一反常态,全程陪同了黄高官对浙大的访问和交流。浙大源自于1897年创办的求是学院,是中国近代史上效法西方学制最早创办的几所新式高等学校之一。此时称为国立浙江大学。
费固教授陪同黄高官和其他政府官员参观,浙大的校园、教室、图书馆、实验室、国术馆等,走马观花也花掉了整个上午。中午费固教授又在浙大的内部小食堂,用最高规格的餐标招待他们。
下午,他也组织了一些学生来和黄高官以及政府官员进行讨论交流。由于绝大多数的学生对政府当局都相当不满,都没有来参加这个讨论会,所以出现在讨论会上的这些学生态度相对比较温和,竟然给了黄高官和其他省政府和教育局官员一种假象,似乎学生们都很安分守己,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队长,我们现在该怎么办?”杭州警察总局刑警一分队的副队长问陆丰。
陆丰很无奈地摇头,今天这个情况让他一筹莫展。他的胆子大上十倍,他也不敢去高官的随从里抓人,何况他连个嫌疑对象都没有。别说抓人,他就连报告都不敢写。虽然他是真的怀疑,那个共党的杭州地区领导人,就隐藏在黄高官这十几个随行人员中间。
“那我们不抓人了?”副队长有些不甘心地问,他还不能接受一场大功劳长翅膀飞走了的现实。他还在做陆丰立功升迁,他也可以升为正职的美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