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锦华和两个天津站行动组组员盯着的三层小楼内,白俄人密玆哈诺夫和霍夫曼兄弟三人一起在吃晚餐,白俄人最爱的洋葱土豆饼和烤羊排。
密玆哈诺夫和霍夫曼兄弟,都是白俄在天津自己组建的**党成员,为日本人在中国充当间谍。日本人喜欢培训白俄人成为间谍的原因有三:一、他们不容易引起中国官府的注意。二、白俄人长期流浪中国,对中国很熟悉。三、白俄人既能吃苦又不畏牺牲,一经专业训练,就能成为素质很高的间谍人才。白俄人自己也愿意为金钱进行冒险。白俄人形成的间谍网早就已经遍及中国各地了。
密玆哈诺夫和霍夫曼兄弟听命于天津日本特务机关,在以天津为中心的河北省内,进行各种阴谋活动。他们戕害仇日学生,残杀日本人控制的工厂的罢工工人,手段凶狠残酷。他们也进行一些其他秘密破坏活动,比如针对铁路的爆炸案等。
密玆哈诺夫是一个白俄间谍小组的领导者,他共有十名白俄人手下,除了霍夫曼兄弟和他一起居住在这里之外,另外八名小组成员分别活动在天津市内的其他区域和天津附近的两个城市中。为了安全谨慎起见,那些成员都是不知道密玆哈诺夫住在这里的。这么多白俄人分布在外面,他们实际上更主要的工作是贩卖毒品,间谍工作反而更像是兼职了,和他们的日本间谍老板正好相反。
昨天密玆哈诺夫前去东兴楼饭庄领取下一阶段的小组活动经费,虽然他带着手下贩毒,获利足够丰厚,但是该拿的钱肯定是不会少拿的。小组活动经费,也可以说就是他这个小组的工资,四个月发一次,共八千日元,此时日元的价值比银洋略低一点点。
平时密玆哈诺夫出门并不总带着霍夫曼兄弟的,因为昨天是去取钱的,八千日元也算不小的一笔钱,他就为了稳妥起见带上了霍夫曼兄弟。密玆哈诺夫拿到经费的同时,船到房子给他布置了破坏医疗救护戒毒所的任务。
密玆哈诺夫回到住所,随即就派霍夫曼兄弟去医疗救护戒毒所踩了点。日本人给他们的命令是破坏。密玆哈诺夫觉得,对于木结构的民房而言,没有什么比放火烧光更彻底的破坏方式了。至于里面熟睡的人几乎都难逃惨死,以及大火可能波及周围更多的民宅,让更多无辜的人丧命,这些事情根本都没有在他的考虑之内。所以虽然他手头也是有炸药和爆破装置的,他还是叫霍夫曼兄弟去买了两桶洋油,计划在半夜的时候亲自去纵火。目标仅仅是一座毫无防范的民间建筑,密玆哈诺夫觉得自己这样的安排已经足够了。
晚餐之后,三人好好休息了一段时间。到午夜十二点,密玆哈诺夫和霍夫曼兄弟开始检查行动的装备,主要就是两桶油、一个打火机、两盒火柴、三条引火的破布条,还有就是三人各自的手枪。白俄人之所以不怕牺牲,除了他们确实比较勇猛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日本人虽然对他们各方面还算不错,但是日本人是绝对不会承认白俄人是为他们所用的。日本人不会搭救任何一个在行动中出岔子被捕的白俄人。所以白俄人往往宁死不降,对于他们这些没有了祖国的人,降了也没什么用,徒增痛苦。
密玆哈诺夫和霍夫曼兄弟出门,步行前往目标地点。这么晚的时间,黄包车没有了,路上也一个人影都没有了,他们只能步行。好在步行的距离也没有超过二十分钟,两桶油虽然分量不轻,霍夫曼兄弟两个都人高马大,一人拎一桶,也不算很吃力。
由于这个时间的路上,几乎已经没有人烟,他们三人到达医疗救护戒毒所附近的时候,埋伏在各处的各路人马早早就注意到他们了。
就在霍夫曼兄弟开始往救护所的墙上、门上开始泼油的时候,早已经等得不耐烦的警察总局的八名刑警首先冲了出来。警察们嘴上大声喊着:“不许动”和“住手”,冲向二十米开外的三个白俄人。
密玆哈诺夫和霍夫曼兄弟大吃一惊,他们完全不明白为什么这个时间会有这么多警察出现在这里。密玆哈诺夫把心一狠,大声命令道:“点火。”同时他就拔出枪冲着涌过来的警察们连连开枪。
警察们没有料到这些预谋纵火的罪犯还持有枪械,而且开枪开得这么坚决果断。警察们猝不及防之下,就有两个人被密玆哈诺夫击中,一死一伤。没被打到的警察赶紧作鸟兽散,有两个扑到街边门洞里,有两个回头跑向原来埋伏的屋子,还有两个趴倒在地。趴在地上的一个胖子还算有些胆量,敢于开枪还击,就是枪法太不怎么样了。
这时候霍夫曼兄弟已经浇完油,又分别点燃了两根破布条,就要往墙上、门上的洋油处丢去。说时迟那时快,付可乐第一个从暗哨点冲出,抬手就是啪啪两枪,都打在离他最近的霍夫曼兄弟中的一个的后胸要害处。这一位被付可乐打得当场软到在地,手上点燃的破布条也掉在了身边硬地上。而几乎同时,沈静也当先从医疗救护戒毒所内冲出,朝着就站在他正对面不远处,霍夫曼兄弟中的另一位连开数枪,但是这一位在中枪毙命前的瞬间将手中的燃布条丢向了大门泼油处。
火势一下子炸了开来,沈静赶紧跳到街上去,门上、门边的墙上、墙边的地面上全被大火覆盖,哔哔啵啵声不绝于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