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龙盘打是劈挂拳最重要的基本功之一,更是劈挂拳功法之核心。乌龙盘打又叫翻车辘轳,辘轳是农村从井中取水的工具,方言叫作杌搂,和乌龙近似,所以乌龙盘打也叫杌搂盘打。乌龙盘打取形与辘轳,劈挂拳先人根据辘轳以轴为中心,摇动手柄,绞绳汲水,当松手向井下放水桶时手柄会飞速旋转,甚至曾经打死过人,从而悟出杠杆力、轮子劲和反扯劲的道理,才创造了乌龙盘打。
丁轩可接连不断地使出乌龙盘打,整个人犹如头下脚上倒踩两个巨大风火轮的哪吒一样,这暴风骤雨一样的攻击,落在十六强选手中其他哪一位,都不是那么好消受的,可惜他背运遇到的对手正好是邢新。邢新的意拳真的不怕对手快,甚至怕对手不快。对手不快,他的节奏也不容易起来。
狂攻了七八分钟,丁轩可吃不消了,这疯魔一样的打法,无论谁都没办法太持久,他心知今天已经没法赢下这一场了,就卖了一个破绽,顺势被邢新击落擂台认输。
上半区第二次比赛的结果是:丁轩可(劈挂拳)负于邢新(意拳)。观战的人群又是一阵欢呼,邢新是河北人,也是主场作战,观众自然是要站他这一边的。
照例又是要休息一刻钟。
照例杜新五又要发表评论。杜新五认为意拳是非常有意义、开创性的拳种,略为遗憾的是,意拳对于腿的用法相比较手而言,有些过于简单了。而对于劈挂拳,他则赞不绝口,并且言之凿凿地认为,劈挂拳适合使用兵器,那样一定能进入顶级武学之列。
休息时间结束之后,要进行上半区的第三场比赛:高开天(无极拳)对阵陆昊(七星螳螂拳)。
高开天是无极拳的第五代传人,是南开大学中文系毕业生,也是付可乐的手下,复兴社特务处天津站情报组少尉。特务处对于自己的部下参加国术比赛是很支持的,尚武之举,值得推崇。不仅如此,特务处还经常会主动招揽一些武学高手,来充实特务处的行动力,提升战斗力。
无极拳又名无极功,起源于江南刘仙道,后传到天津。无极本无拳,形迹是根源。练轻如鸿毛,练重如泰山。在这四句无极总纲指引之下,无极拳高度重视身法,又对腰在其中的作用尤为重视。练拳不练腰,到老艺不高。识透腰中趣,方见法中妙。无极拳主要是结合了太极和八卦的一种内家拳。
陆昊,山东人,现在是河北国术馆的教习,师父申顺昌是七星螳螂拳的创造者。螳螂拳最早由梁武帝年间的王朗,观两臂螳螂与六足蝉相争,螳螂大占上风后所创。王朗后来击败少林寺僧人,入了少林寺传拳术,称为罗汉螳螂拳。罗汉螳螂拳在少林寺中只传留少数人,更是轻易不外传之拳法。罗汉螳螂拳是少林内家拳,罗汉十八功是基础。拳法是螳螂拳体系的核心,以罗汉短打秘诀为纲要。
高开天和陆昊二人对对方都有所了解,都觉得无需试探些什么,上来就激斗在一起。
只见陆昊的手法迅捷而变化多端,勾、搂、采、挂、崩、劈、刁、砸、粘、拿、帮、靠。进退虚虚实实,长短起落,闪展腾挪,窜跳出入,刚柔相济,开合收闭。脚下走着七星步,时不时还使出七星螳螂拳总则里的“踢”字。踢有二十四绝命鸳鸯腿,三十六暗腿。对手若是觉得螳螂拳只是强在一对螳螂臂上,那么一定要吃一个大亏。
高开天应对以无极门的三绝艺之一“无极鹰爪功”,鹰爪对螳螂臂,以攻对攻。他的手快、眼尖、步疾、身紧、心合、神贯。心为元帅,眼为先锋,耳为参谋,手足为兵将,脑为中央。而对身法的应用更是让人耳目一新,高纵低伏身法捷,变化万端重重叠。亦长深邃学理妙,蜿蜒蛇形奇正斜。
两人拳来爪往交手了上百招,都没办法奈何对方。高开天开始变招,使出无极门的三绝艺之二“踢桩”,踢、蹬、撩、踹、缠、拦、挂、扫,猛攻陆昊的下三路。只要陆昊的身形出现一点凝滞,高开天就祭出无极门的三绝艺之三“靠板”,将自己的整个身体作为武器,以肩部为龙头,如攻城车一般撞上去。
七星螳螂拳的下路毕竟还是稍弱,虽然也有二十四绝命鸳鸯腿和三十六暗腿,也是攻强守弱。陆昊勉力抵挡、闪躲过了高开天好几波的攻势,却被渐渐压制到擂台一角出,再无更多闪转腾挪的空间。这方形的擂台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螳螂拳的七星步的发挥。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高开天又是一记刚猛无比的“靠板”,终于将陆昊撞出了擂台。
上半区的第三场比赛:高开天(无极拳)胜陆昊(七星螳螂拳)。这下观众的彩声比之前两场更加巨大,高开天曾经在天津公开教授无极拳,来学的人非常多,所以高开天在天津口碑不错,人缘也是很好的。
比赛再次进入了休息时段。杜新五评论道,高开天的眼力不错,七星螳螂拳的下盘确实是有弱点的,为什么要在二十四鸳鸯腿上还要再加三十六暗腿,有时候多即是弱,是为了化虚为实,但虚还是虚。七星螳螂拳就是要进攻的拳法,以螳螂那么单薄、那么脆的身架子,能擅守吗?陆昊被打得进入防守状态,就已经输了一大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