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玉颜看着顾修齐,摇着头叹了口气,她理解顾修齐的想法,不过她觉得顾修齐这性子实在太过稳妥了,这也是个缺点,林舒窈那么抢手,他这顾忌来顾忌去的,等他一切都准备好了,黄花菜都凉了。
...........
林舒窈赶在七月之前将第三本话本赶了出来,拿给了顾修齐。
顾修齐看过之后,很是满意,这是天龙八部这个故事的最后一本了,省城有很多喜欢看这个故事的人都一直等着这最后一本了,这本书若是刊印出来,一定能挽回他省城铺子这段时间生意上亏损。
他跟林舒窈道了声谢,林舒窈摆摆手,她这也不过是拿人钱财,替人办事,没什么可谢的,顾修齐付了他那么大一笔银子,应该她谢他才是,再则还有之前牛媒婆的事情。
想到这儿,林舒窈才想起来,自己还欠顾修齐一句谢谢。
她虽然猜这事儿多半是顾修齐干的,可到底还不能确定,按理说,顾修齐这么一个谦谦君子,她实在想不出他是用什么法子,将牛媒婆那样的人摆平的。
所以林舒窈心里还是有些犹豫,她顿了顿,看着顾修齐,有些试探的说道,“牛媒婆的事情,谢谢你了。”
顾修齐愣了愣,“不过是一件小事罢了,你不必放在心上。”
林舒窈笑了笑,虽然早就猜到这件事是顾修齐干的了,可这会儿听到顾修齐肯定的回答,心里还是免不了一阵高兴。
出了松竹斋的大门,林舒窈就去了林家,她想要找林父商量一下买地的事情,这个时代女子除了嫁妆以外,是不能拥有自己的私产的,她已经嫁过了,这买地肯定是不能记在自己名下的,不过倒是可以记在辰辰的名下,只是若是记在辰辰名下,这便是周家的产业,林舒窈不想再被周家人找麻烦,而且因为她这一世跟她前世的境遇十分相像,她这心里也难免有些不踏实,不想把宝全部压在辰辰的身上。
刚巧林父正好在家,林舒窈将二百两银子放在桌子上。
“这些钱我算了一下,上等田地要九两银子一亩左右,加上给中人的佣金和过户的税银,大概够买二十亩,我要十五亩,剩下的五亩给爹娘。”林舒窈很慎重地说出自己的打算。
在这个时代,女人除了依靠丈夫,还有就是娘家,丈夫不可靠的时候,娘家就是最大的依靠,前世若不是因为有娘家的扶持,她只怕是早就撑不下去了,让娘家日子过得好一些,对她有益无害。
林父看着桌子上的二百两银票大惊失色,“你哪来这么多银子?”他知道林舒窈跟城里的俏颜阁有合作一些小生意,每月也有稳定的收入,不缺钱花,可林舒窈挣得多,花的也一样多,再有钱,也不可能一下子能拿出二百两银子。
林舒窈笑笑,她既然已经决定不写话本子了,那也就没什么好瞒着林父了,而且一直瞒着林父,她总觉得心里不踏实,于是把银子的来路告诉了他。
果然林父听到后,脸色都变了,看着林舒窈,“你说这些钱是你写话本赚来的?”
林舒窈有些心虚的点了点头,她都已经做好了挨林父一顿骂的准备了,没想到林父却是突然笑了笑,点头道,“写的不错。”
“啊?”林舒窈有些惊讶的看着林父。
“我看过你写的话本,跟之前的那些写情情爱爱的话本都不一样,文笔细腻,故事情节磅礴大气,荡气回肠,比那些郁郁不得志,矫揉造作的不得志读书人写的话本要好的多,我当时还想着若是能见到这执笔之人,定要与他好好相识一番,没成想,竟然是你写的,不愧是我的女儿。”林父挺了挺胸膛,不但没有怪罪林舒窈,反而一副很自豪的模样看着她。
林舒窈愣了愣,没想到她的话本竟然已经火到了云河县,更没想到林父竟然还看过她的话本。
她有些疑惑的问道,“爹,你不是不喜欢读书人写话本赚钱吗?”
林父笑了笑,“我并非是不喜欢别人写话本赚钱,而是不喜欢他们为了赚钱,故意写一些情节艳俗下流的话本来赚钱,我们是读书人,自然该有读书人的气节,富贵不能移贫贱不能移,怎么能为了一点小钱,就出卖自己的原则和底线?”
林舒窈笑了笑,她原来还以为林父是对写话本的人有偏见,没想到是她自己小看了林父。
林舒窈暗笑,又把面前的银票往林父跟前推了推,“爹,这是二百两银子,买二十亩地绰绰有余,税银和中人的钱大概也够,爹早点去买。”她迫不及待地希望早些拥有自己的地。
“不行!”林父突然摇了摇头开口反对道。
林舒窈一愣,有些不明白林父为何又开口反对。
“窈窈,家里有买地的钱,你的钱留给自己傍身,或者留着给辰辰和蕊蕊,给我拿去买地了,这地就可记在了我的名下,跟你可是一点关系都没有,你若是想要买地,大可自己去找牙行。”
沈氏点头,和林父是同样的说法。
林舒窈不知道该怎么给他们说,她其实心里并不太信任辰辰的原因,只得开口道,“爹,我只说托你帮我买地而已,这记在谁名下,不都是一样的,难不成这地买下来了你还不打算给我?更何况周家的事情你们也知道,我若是自己把这地给买下来了,将来还不知道要怎么被大房二房的人找麻烦呢,倒不如记在爹的名下。”
林舒窈这个理由勉强说服了林父,他也知道林舒窈婆家那两房兄弟不是什么善茬儿,不过他还是有些犹豫的说道,“这钱也太多了,你留一些钱自己花,这地既然是记在我的名下的,我们也该添一些钱才是,当初你嫁人的时候,咱们家没钱,也没给你置办什么嫁妆,如今家里条件好了,你弟弟不用整日吃药了,你娘的摊子每月也能挣个二三两银子,再加上我的工钱,这半年来也攒了些钱,我们给你添上,也算是给你把嫁妆补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