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这叫放长线钓大鱼,这要下手了,你小子别来摘桃子!”
“就你?重机枪没一挺的师,信不信老子一个冲锋打散你的师!”
“来啊,不打你是我儿子!小林勇太君可是往我这里派了不少顾问,你倒是打啊!”
“杨兄,这样吧,我部攻坚,外围清剿你来!但是,你部不得随意行动,要听从指挥!”
“莫兄,刚才是我脾气差,你多担待,但是吧我有个要求,打完仗后,这战利品要平均分配!”
“不行,不行,杨兄,我们攻坚是吃亏的,我肯定要多拿点,再说了我要是拿得少回头高主席也不会放我过门!”
“莫兄,你就当可怜可怜我这十二师吧,你这儿排一级都有掷弹筒了,我一个师,就一门82迫击炮,三发炮弹……再说小林勇太君那儿,咱们也不能忘了不是……”
“杨兄,你这个生意经我吃不消,搞了半天我出大力气,子弹打得满天飞,东西还分不到?”
“怎么是分不到呢,肯定你拿大头,但是你吃肉,总该让我喝口汤吧……皇军哪儿,你也得意思意思不是?”
最终两人握手成交达成一致,战利品三七拆账,莫刚七杨锡桥三,但条件是,莫刚的别动队只能野战不能进入六场镇。
六场这块肥肉也不是杨锡桥一家独吞,其中要给出很大部分用来满足冯达和小林勇的胃口。
冯达拿钱之后还得分给日本顾问和方程清主任,并且还要给冈田酉次留出一股。
于是,双方带来的参谋团就派上了用处,在军用地图上标明了作战细节,划定各自作战区域与防区。
其实就和狗撒尿标明地盘是一个道理。
眼看这次对四大队的围剿由军事行动升级为政治行动,最后以经济行为而收场。
杨锡桥满意的离开。
莫刚叹了口气,但也无可奈何。
算下来,这仗打完后,他也能赚的不算多。
但眼下能达成协议已经不错了,莫刚倒也想得明白,既然己方拥有绝对的装备优势,那么收拾这些g匪还不是手到擒来的事情?
饭一口一口吃……
反正浦东大地上,大大小小的队伍少说也有上百支之多,少的七八个人,三五条枪,多的一两百号人,一两百支枪。
别看多,就是这些队伍合起来都不是治安别动队的对手。
高冠吾还在继续努力,想从皇军手里再掏出几门82mm迫击炮出来接济别动队,要是有那玩意,打起仗来就真方便了。
20式迫击炮是国军制式装备,分量不重,分解后可以人力轻松搬运,到了射击阵地后几分钟内就能完成组装。
射程虽然只有3公里,但在小规模的战斗中也足够使用了,并且最小射程100米,也足以应付忽然出现的小股不对。
炮弹分量不重,但由于是大角度落地爆炸,使得其爆炸范围近似标准圆形,周围十多米都是其有效杀伤范围。
不像现在这样动不动就是一个营出去,到那时出动一个连,加强两门20式82mm迫击炮,就能把对手打得满地找呀,要么投降要么被消灭。
这样手下的部队使用的效率也会成倍提高,对于提升战斗力获取战利品都是极好的。
总之,莫刚现在最要紧的任务是一步一个脚印,一口口的吃掉各色各样的小队伍,在这个过程中加紧练兵,之后更多的枪支弹药乃至火炮都会源源不断的提供来,到那时候,也就轮不到杨锡桥老三老四了。
实际上,杨锡桥带来的参谋队伍异常庞大,除了他的师参谋部以外,还有穿着中山装的南汇县公务员,他是冯达和方程清派来的,目的是防止杨锡桥和莫刚勾结起来独吞战利品,反而把南汇县政府这个正宗的土地菩萨给拱出局。
战斗还没开打,作战部就已经热闹得和菜市场一样了,几方势力的代表都脸红脖子粗的为自己的主子争夺最大利益,对于作战部署,反而倒是不怎么担心。
毕竟根据唐全禄的情报,眼下的四大队称得上兵强马壮,部队人数超过150人,且基本做到了人手一枪。
可那又如何?
按照莫刚的计划,打四大队算是第一仗,一定要打响打好。
为此不惜摆出狮子搏兔之势力。
分三地部署的三个营,每个营播出两个连来,那就是600人……
带有轻重机枪和掷弹筒的600人,对只有栓动式步枪的150人……
在莫刚看来,这样的比例,别说对手是保安团,就算是新四军,他也敢打……
这是现代战争,技术装备实在是太重要了。
只要机枪能够架起来,那么对面的步枪手哪怕是再勇敢都只有挨打的份儿。
机枪压制,掷弹筒点名,在813淞沪抗战中,日寇就是凭着如此简单的战术,熬死了英勇的中国军队。
现在莫刚觉得依样画葫芦就行。
既然有着足够的实力支撑,那么作战细节粗略点倒也问题不大。
只要机枪子弹管够就行。
……
治安别动队的到来,让原本太平的浦东大地充满了隐约的不安。
这样一支实力强大的部队总不可能是来帮助大家秋收的吧?
当兵帮助老百姓挑水修房顶收麦子,对于浦东的百姓来说和神话故事也没啥区别-大伙也许都相信,但只有听说过,可从来没见过。
也就是王静斋给镇上居民上课时提到,在北方的根据地里就有这么一支部队,说话和气,买东西给钱,闲暇时刻帮助村民修房修路,离开时挑满水缸。
虽然他威信很高,但这话说出来还真没啥人信。
王静斋几乎都要诅咒发誓了,大伙这才给面子的点点头,这意思是看在你王先生的面子上,咱们信还不行嘛……
这让王某人面孔憋得通红,却又无可奈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