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在了山水之间。
这个进剿增加了难度,让彻底消灭这些游击队成了奢望。
但反过来,也使得游击队无法壮大,并且随着军事和政治经济绞索的进一步收紧,游击队中不断有人叛变,整体队伍实力是在下降的。
也就是双十二事变后,南方游击队领取了新四军的番号,成为大量抗日武装中的一支。
但委员长可没给他们多少弹药辎重的补给,反而是命令他们主动出击,去撞鬼子的主力。
这自然是委员长最熟练的借刀杀人战术。
往年间,他这手本事屡屡见效,最终让他成为中央政府的最高领导人。
但碰到新四军这手就不怎么好用了。
新四军几场恶仗打下来,非但没被鬼子消灭,反而倒是通过战争有了成长。
毕竟在南方钻了多年的山沟,已经钻出经验钻出感情来。
鬼子兵装备精良士气高昂,确实是非常难缠的对手。
可对于新四军而言,难缠又如何?
能打就打,打不过就往山里钻呗。
鬼子兵不追,那趁他们休息的时候,再来一下;要是他们追击,那就更好办了。
南方这些山地丘陵就成了侵略者的坟场。
他们光溜溜来到这个世界,离开时也是光溜溜的……身上的装备枪支等都便宜了新四军。
虽然沦陷区的报纸上,整天叫嚷这个大捷,那个大胜,可有心人都明白,游击队闹了那么多年,可从来没消停过,非但不消停。
反而有扩大的趋势,远的不说,像茅山,离南京不远,谁都知道里面有新四军,但是,在南京政府里,没人敢提这个茬儿。
原因也很简答。
大家都装傻,就你小子聪明?
那好,既然那么聪明就为*****圈效力吧,去溧阳附近弄个县长干干。
要是三个月没有拿得出手的“剿匪”成绩,可别怪大家说你谎报军情,军法从事呃……
这是上面人的想法,下面人诸如康道元之类的想法就朴树的多“城隍老爷保佑,新四军千万别找过来……”
忠救军游击队其实也抗日也锄奸。
但是吧,忠救军这伙人是好商量的,到时候可以拿钱买名啥的。
至于碰到新四军……算了……除了等死也没第二条路好走。
康道元对新四军是又恨又怕。
但手上实力不济,也只能龟缩县城。
现在听到王阿六有可能和己方合作,顿时开心起来。
王阿六本身就是浦东巨寇,在战争爆发前就为祸一方。
白龙港是他老巢,历届县政府都拿他没办法。
王阿六本人做事倒也乖觉。
很本分的当一个强盗土匪,打劫来往客商,杀人越货无恶不作。
但有一条,却对中央政权保持着十二分尊敬。
评书里常说的土匪围攻县政府之类的事情,他从来不干。
甚至有手下提出去县政府干票大的,还被他一顿痛打,差点拿枪崩了。
由此可见此人做事的乖巧。
他和当地政府的关系就是,井水不犯河水,我不来惹你,你也别来招安我。
康道元当初也不是没想过把王阿六匪帮直接一网打尽。
毕竟白龙港是个不小的码头,如果能归于县政府的管辖之下,那么每天税就可以抽不少。
而且白龙港是天然良港,曲曲弯弯的小河道不少,没法停大船,可是对于沿着海岸线行使的福船广船来说却不是问题。
现在是战争时期。
交通断绝,导致寻常货物的价格飞涨。
浦东是鱼米之乡,盛产大米,棉花,而北方地区缺粮缺衣,如果有个自己控制的码头,那么私下做做生意,这小日子可太美好了。
想法是好的,但就如同前面说的。
当时康道元仗着背后有东洋人撑腰,很是组织了几次剿匪战斗,结果都被王阿六跑了。
事后才知道,这个赤佬鬼得很,早就算到有这天,不但在随时做好拔缆跑路的准备,甚至提前在东海里找了几个无人的小岛,作为临时基地。
这些荒岛平素就没人上去,王阿六把部分粮食藏到岛上的岩洞里,看到风头紧,往洞里一钻。
哪怕东洋人本事再大也找不到。
当然,王阿六也不是只挨打不还手的性格。
在会剿结束后,他带人偷偷潜入奉贤县,给康道元送了份信,信上是一张简易地图,上面标明着康家祖坟还有重要资产的存放处……
威胁之意不言而喻。
康道元收到信后,立刻明白。
于是双方平息兵戈,两不想干。
这些事情他倒是没有瞒着甲古慧太,毕竟两人合伙做生意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彼此间要讲究个默契。
“那好……我派人去一趟,许他一笔大钱,只要他能提供有用的线索,或者帮着我们把人找出来,不妨合作一把。”
“我也是这个意思,毕竟你们都是中国人,相互说话会比较方便。”
“总之,这次的案子非同小可,我们必须全力以赴。”
……
但是时间一天一天过去,康道元这里却没有任何消息。
道理也挺简单,六场镇在南汇县啊……
他也给南汇、川沙两县发去协查文书,自己也给两县县长打电话,探听消息。
甲古慧太这儿也是如此。
可……
官场如战场。
川沙、南汇两县的官员和康道元一样都是汉奸,可却不是一条心。
他们巴不得康道元因此倒霉丢了官儿。
然而乘着新官上任的混乱劲儿,悄悄的挪动一下界碑,好让自己多占点地皮。
不光他们这么想,他们背后的日本顾问也是这个态度。
你不能说他们没有为建设皇道乐土而努力的大局观。
实际上,他们也挺冤枉。
跑到下面当官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上面是会制定各种考核指标,达到了还好说,达不到轻则申斥丢官,重则军法从事。
这时候,大家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本着死道友不死贫道的精神,把以邻为壑的做派发挥到了极致。
毕竟要是康道元和甲古慧太因为处理税警团遇袭案不利而丢官的话,那么他们今年就会松一口气。
毕竟就这么三个县,有个倒霉蛋出去提刀头吸引上面的注意力后,剩下俩就安全了。
至于明年……那等到了明年再说吧……
多捞一年是一年……
就这样,案情陷入了焦灼状态。
甲古慧太也没了朝康道元发火的心情了。
眼下两人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真要是办坏差事了,谁都跑不了。
康道元这些天急得上火,嘴角生了一大圈疱。
他按照乡下的迷信,用锅盖水点点,结果非但没有好转,反而有了恶化的趋势。
幸亏,甲古慧太认识的日本大夫帮忙,这才少吃不少苦头。
可是,甲古慧太不骂他,不代表南京和镇江会放过他。
同样甲古顾问面对的质询也越来越严厉,冈田酉次平时笑眯眯的,但发怒起来,极其吓人。
他可是正牌子的陆军少将啊,是有权力军法从事的。
正当两人团团转时,事情却发生了转机。
……
这天,奉贤县衙门外有人求见,说是有重要军情要禀报康道元县尊。
换做平时,早就被守门的卫兵一枪托砸过去。
可是这两人衣着考究,年轻的那个拿着张名片。
传达室接过一看,上面写的是周浦镇商会副会长,大功米行老板唐德功。
在整个浦东地区,去掉沿江那块相对繁华的地界,周浦实际几乎算是个小小的商业中心,其地位比南汇县的城关镇惠南镇还要重要,因为地处中心位置,南来北往的客商都要经过,所以镇上十分繁荣。
周浦商会更是浦东第一大民间组织,这么说吧,在813之前,周浦商会的护卫队是有机枪的……
能在周浦开到米行的,无一不是当地的大户。
至于眼下,这周浦商会自然是由日本人所把持,能当上副会长的,别说……起码和自家县太爷算是同路人。
管传达室的是康道元的远房亲戚,想清楚这点后立刻去进去汇报。
康道元真犯愁,见隔壁镇的汉奸来找自己,就觉得奇怪,原本想打法掉的,但听说对方有绝密军情汇报后,便立刻改了主意。
这位唐德功便是六场三保长(前)唐全寿的大儿子了。
自从祝为民把队伍拉起来之后,唐全寿的日子越发难过。
原本他仗着唐德功在周浦当汉奸,认识不少伪政府的官员乃至于伪军可以在镇里猥琐欲为,甚至和老蟛蜞里外勾结吃大户。
可随着镇上有了自己的枪杆子之后,这套路就不好使唤了。
尤其是最近,祝为民守望队,这眼下成了当地老百姓对这支部队的称呼。
不是什么保安团,在乡亲们眼里,这支队伍就是祝队长的私人武装,用来保护大家的。
原本唐全寿可以找几个伪军拖着枪跑到镇上,朝天打几发子弹恐吓乡邻。
现在……
他倒是想,但伪军一听说是去六场镇,个个脑袋摇得和拨浪鼓似的,打死都不敢过来。
而周得同这个老狐狸也精怪的很。
眼下对唐全禄也是越来越苛刻,先是假意登门拜访,硬说他唐某人身体不好,没法在当保长为大家服务了。
卸掉了他的差事。
后来有借口,唐家是镇上的老乡邻,出了名的大善人,要尊重。
建议祝为民派人到门口站岗去,并且安慰唐全禄“老哥哥,你不要起疑心,这是为你好,这里到低土匪多,万一被混进镇来怎么办?你看前后门口不也各有两个站岗么?”
唐全禄能说啥?
他要是出门身后就有人跟着,摆明了是监视。
他倒是想让大儿子从镇上弄点东洋兵下来,镇镇场子。
结果周得同棋高一着,仗着上回开了蟛蜞窠后大发一笔的胆气。
超额缴纳了镇上该缴纳的粮食。
这让皇军非常赞赏,派兵下来也就成了空话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