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
别说王静斋的这番教育倒是见效。
祝为民这厮有个天生的本事-一心两用,当年在课堂就是,上面老师讲课,他能把《紫罗兰》杂志放到课桌肚里看得津津有味。
而且在被老师抽到回答问题时总能拿出正确答案,哪怕是老师偶尔出点怪题目刁难一下,也难不倒他。
一时间被同学们称为神人。
当然在老师眼里,分心是大忌,若是在讲求师道尊严前清少不得是要用戒尺打手心的。
但民国了嘛,怎么也要咸与维新,戒尺体罚自然属于封建残余要被扫进历史垃圾堆的。
老师对此深恶痛绝,恨不得严惩,但也得考虑到——这是私立高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生就是用来赚钱的,若是管得太严,学生存了怨望之心愤而转学,那么老师就要被叫进校董办公室,劈头盖脑一顿牌头。
所以,只要不过火,老师也懒得多管闲事。
那两年,祝为民不但维持着不错的成绩,《紫罗兰》《礼拜三》等鸳鸯蝴蝶派小说也没少看。
王静斋那时年轻,身上还残存着理想主义的光芒,对这小子公然看闲书表示不满,当然了,他为此也承受到了代价,一地的黄豆,让他痛不欲生……
总之,仗着这手,祝为民做事情的效率确实比别人要高不少,他在培华小学任教时,嘴里说得的之乎者也,脑子里琢磨的是下堂课的x+y,不但两不耽搁,甚至还能考虑一会儿中午放学后,是去官市街吃肉面,还是去镇东头吃馄饨……
这会儿他手里玩着根据地土造的刺刀,耳朵里听着王静斋的革命道理,脑子也没闲着,充分的理解吸收后,他终于得出结论:
王先生说得对!
但还没等马屁出口,情况倒是先发生了,刺刀虽然粗糙,但是要在战场上杀人见血的玩意,刀刃异常锋利。
某人一心二用终于吃到了苦头。
看着他捏着手上伤口的狼狈样子,王静斋心里终于觉得舒服了些。
金小四听到房间里传来阵阵哀嚎连忙推门而入,见祝队长这副腔调也难过得笑出声来。
在祝队长的怒吼传出前一溜烟的跑了,没多久后又回来,递给他一个荷叶包“这是从土地庙里弄来的香灰……”
“小赤佬算你有良心……”祝为民悻悻的接过。
“李道士听说是祝队长要用,特别念了三遍高皇经,说是这样止血效果更好……”
“管他呢,只要不收我钱,随便他念什么”祝为民打开荷叶包,嘴里嘀咕着“哎,不对啊,高皇经是和尚念的,他李玄真一个野道士懂得还挺多……”
王静斋在一旁没好气的道:“这野道士也真是的,高皇经是死人时候念的……”
房间里三人面面相觑,良久祝为民挠挠头“算了,革命战士唯物主义者,不讲这套……”
……
第二天,王静斋和祝为民收拾的山青水绿,不再是日常混在队伍中的一身短打。
都是穿了竹布长衫,虽然洗得有些发白,但人靠衣服,衣服也靠人,两人都是斯文的相貌,长衫加草编凉帽的打扮,让他们看起来就像两个教书先生……
实际上,他们也确实是教书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