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抬头看她。
嘉熙沉了沉,慢慢念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宝珠愣愣地听着嘉熙念诗,最后说道:“哪怕我不懂诗,可听着也觉得震撼。”
“那当然。”嘉熙说道:“这首诗比三日前李诗茵在郑公府的做的词还要精彩十倍。太子太傅当时看到的时候拍案叫绝。可以说是千古绝唱了。不得不说,李诗茵真的是才女。只凭这一首诗,李诗茵就能流芳千古了。不管她是男是女。她的名字都会流传下去的。现在整个京城都被她震动了。甚至就连皇帝都可能会召见她。”
“可是我不明白。”梦蕊说道:“这样的诗真的是她写的吗?按照你们从茶会回来说的,那李诗茵和姑娘不对付。甚至故意穿姑娘的衣服来给姑娘拆台。这样狭窄的心胸,能写出这么豪情万丈的诗来?”
呃,梦蕊这一问还真把嘉熙问住了:“按常理来说,是有点可疑。可这样的诗如果是别人写的,也早已经名声大噪了。不可能让别人来抄袭的。而且李诗茵的背景也查过,背景简单。也不可能会有什么高人给她代笔。”
嘉熙说道:“不过,李诗茵的诗也确实可疑。皇帝很可能会召见她。说不定会当场出题让她作诗。如果这确实不是李诗茵写的,一试便知。”
听嘉熙说的,安宁摇摇头。试不出来的。别人不知道安宁是知道的。李诗茵上辈子就是远近闻名的才女。不管多少让人震撼,李诗茵的才情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