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联军所有的士兵一起看到履癸乘龙飞天,都伏在地上叩首,“大王乃天神下凡~”</p>
履癸祭祀祖先,祷告神灵,同时炫耀武力,威慑天下。一时间来三嵕驰援大夏的诸侯又来了很多。</p>
履癸今晚御龙而飞的景象,让所有人都把履癸当成了上天的神人,履癸这个大夏天子的确不是普通人。</p>
大夏联军都对未来的战斗充满了必胜的信心,鸣条之战输在大雷雨,夏军早就憋着一肚子火,斟鄩更是被内鬼打开了城门,更不是输在武力。</p>
那就在三嵕进行最后的决战吧,此时秋高气爽,三嵕鬼臼又是巫术高手,绝对不会再输了。</p>
此刻双方都已经都最后的决战有点迫不及待了。</p>
商军破了三嵕的犀牛巫阵之后,商师次日抵达陶山。旬范匆匆赶来,“大王,三嵕之人已经往结九夷及有施来会和,大王应该早做准备。”</p>
转天云雾消散,北风烈烈,白云苍狗,流云飞卷,正是大战的好天气。</p>
商国人看到这种天气,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终于不再是那种阴森雾气昭昭的鬼天气了。这种光天化日之下,一望无际的平原之上,三嵕人总不能再使用巫术了吧。</p>
“大王可听说过三嵕之宝玉?”伊挚对天乙说。</p>
“传说三嵕有一块巨大镇国宝玉,大夏天子对其垂涎不已,但是却一直没有得手。”</p>
“这块巨据说拥有魔力,能够让任何靠近想得到这块玉的人被魔鬼杀死!”</p>
三嵕城外,双方列阵完毕。伊挚重新布阵,九伯为龙,胙伯为云,有鬲为风,黎侯为蛇,息侯为鸟,安侯为天,柏子为地,葛氏为虎,为八阵而周于外。</p>
如今四门将军只有北门侧还在,东门虚,南门蠕,西门疵都已经为商国捐躯了。</p>
天乙自将中左,费昌亲自为天乙当御手驾车。伊挚和仲虺各在天乙左右。</p>
商军阵于陶山之阳,天乙心中一直忌惮履癸之勇,天乙可不想当着几万人被履癸追的狼狈而逃。</p>
“伊挚先生,此战如何?”</p>
“大王,伊挚已有限制履癸之法~”</p>
伊挚以前在鸣条被履癸打的接连溃逃的时候,妺喜曾在天目中说了破解履癸无敌勇猛的方法~以柔克刚。</p>
伊挚瞬间醍醐灌顶,正是妺喜的绕指柔才让履癸对妺喜一刻也无法离开。若对付刚猛,必然要用阴柔。</p>
“大王,可还记得连山归藏的分别?”</p>
“天乙如何会不记得?”</p>
“大夏本就是遵循刚猛的连山之卦。</p>
大天之下,足堪睥睨万物,领导万物,非崇山莫属。雄壮威武之时,正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去芜修荒,正值时也。连山之象,阴实于内,阳壮于外,内无所忧所虑,一心向外,强力可止可收,何物不可取。连山本象之外,又可引申出许多意义。概言之,崇威壮崇雄武是夏人精神。”伊挚娓娓道来。</p>
“所以大夏强在刚猛!”天乙说。</p>
“归藏之术,其卦首坤。坤之象为大地,坤卦,为水。无论水或地,都是山的一个对立意象。但就其义言,为水更正确。水势广大,虽然无成,却以其包容J顷承之象承载万物,滋养万物,使物各呈其性、各得其所、各有其成。大地以万物归之而有成。</p>
因此坤为万物归藏之所。先迷而后就能得主,这里迷实则为有意地顺应。后得主,为于迷失之中有所甄别、发现,进而把握它。厚德是坤之义。因此,首卦坤所象征的精神是巨大、宽厚的包容性,容纳万有、滋养万有的道德情怀,这与连山崇尚雄健与强力是迥然相反的。</p>
正如大王所说,连山如山,归藏如水,山与水,貌似山高刚猛,但是水能包容一切,大海更是无边无际!”伊挚说到最后眼中放出光芒。</p>
“所以先生已有了应对履癸之法了吗?”天乙看到了希望。</p>
--子氏天乙说--</p>
《竹书纪年》记载:“伊尹将应汤命,梦乘船过日月之傍,汤乃东至于洛,</p>
观帝尧之坛,沈璧退立,黄鱼双踊,黑鸟随之止于坛,化为黑玉。又有黑龟,并赤文成字,言履癸无道,汤当代之。梼杌之神,见于邳山。</p>
有神牵白狼衔勾而入商朝。</p>
金德将盛,银自山溢。</p>
汤将奉天命放履癸,梦及天而舐之,遂有天下。商人后改天下之号曰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