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的东西往往是短暂的,就在教导总队占领日军6战队司令部大楼二个多小时前,日军第3、11师团开始在川沙镇一带登6。迟钝的反映,落后的通讯使得高层知道此事时,日军的登6已经开始了三个多小时。</p>
高层本来对日军在长江一侧或是杭州湾一带的登6就有思想准备,再加上芒果的提醒,所以战前空一格对日军的登6还是指定了一个应急计划。只是没想到日军来得这么快,这计划的大部分还是纸面上的东西。很快来自南京的命令被传到了广德机场,中国空军第一、二大队领命前往轰炸第三师团的登6场。二个多小时后,也就是日军登6六个多小时后,18架79轰炸机飞抵了日军第三师团在川沙的登6场。79轰炸机先是水平投弹,其后见日军防空火力单薄,轰炸机开始低空掠过扫射日军。这时日军的96舰战赶来助战,于是79轰炸机挥出擅长的高转进之神功扬长而去,日军追至不及。18架79架轰炸机总共携带360枚100公斤的炸弹,这对于日军第三师团长达5公里的滩头阵地上只不过是杯水车薪。但是,他们带来的是队捍卫国土的决心。</p>
入夜后,原电雷学校校长、现任江阴区江防江防司令欧阳格中将奉空一格旨,鱼雷艇源于一战时期的意大利快艇,最高航41节,武装为450</p>
中国海空军以薄弱的实力主动出击,虽给狂妄的日军以当头棒喝,但是却无力扭转战局。23日午后,日军完全占领了川沙镇并在当天下午占领宝山,兵锋直指罗店。日军占领罗店即可切断淞沪战场主要的补给线沪宁铁路。23日夜,张治中命令11师反攻罗店。</p>
24日,战况更加激烈。白天日军依靠优势火力占领的阵地,晚上队依靠夜袭夺回,中日两军就这样在罗店一带反复拉锯。日军现已经在罗店-宝山一线集结重兵,估计难以突破,遂利用其海空优势在张华浜一带登6。登6后日军突破薄弱的守军,占领了张华浜火车站,开始向进逼吴淞镇。张治中不得不从教导总队、36师、87师抽调部队封堵日军的突破。双方军队在吴淞展开血战,用炮、用枪、用刺刀、用拳头、用牙齿反复厮杀,阵地一天之内反复易手。</p>
在原来那个历史上,从8月下旬到9月上旬这个阶段,双方的主要在进行的是登6和反登6之间的对抗。日军不断寻找的防线薄弱点,然后利用其海军优势进行两栖登6。但是,在现日军登6后,至少还可以及时调集兵力阻止日军向纵深突破,稳定住战线。</p>
而现在,在芒果的意大利军火和意大利顾问的帮助下,因为已经解决了上海城内的日军,所以完全处于内线作战的优势,反登6的兵力更雄厚,机动也更方便了。而且的海空实力也比原来历史面位上的强大,抗登6的手段也更加多元化,所以虽然在战局上出于被动,让日军牵制鼻子,(也就芒果所说,的“现-判断-决策”循环转比日军慢一拍)但是,也不是没有办法应对。在前线将士的浴血奋战下,将登6的日军死死得压制在纵深不大的滩头阵地里。当然至于“将日军赶下海去”,芒果认为空一格远不如阿尔伯特·凯塞林,所以德国在安齐奥不能完成的事,也不可能创造奇迹。</p>
到9月中旬时,战争逐步升级。苦战多日的开始6续获得地方军阀部队的增援,各地军阀以空前团结之热诚为抗战事业出人出枪。而此时日军投入淞沪战场兵力已经高达1o万人,但在将士的血肉长城面前仍然无法取得决定性的突破,为挽回颜面,日军决定继续增兵,第9、第13师、第1o1团,相继被派往上海。</p>
日军高层清醒地认识到队虽然在淞沪战场上爆出了前所未有的顽强与勇敢,但是从本质上中国是个落后的农业国,队是一支没有自主补充军火能力的“一次性”军队。飞机、坦克、重炮甚至连大中口径炮弹都是打一个少一个。只要坚持打下去,消耗了队的锐气,剩下的就好办了。而事实也正如日军预测的那样,经过一个月多高强度的消耗,中国空军的实力已经剩下战前的一半。海军几乎拼光只好依靠战前布置的水雷封锁线苦苦支撑。而6军的技术兵器,特别是炮兵、装甲兵也损耗不小。炮兵20团48门意大利的14912</p>
在日军增援兵力的凌厉攻势下,9月11日月浦、杨行陷落。退至蕴藻浜——庙行——江湾一线,继续顽强阻击,终于将战线稳住,双方军队进入短暂的对峙。</p>
10月5日,日军高层决定“决定从华北调用兵力,把主作战转移到上海方面”。此后日军调集各方部队近4个师团,其中两个师团直接由华北战场调来,投入淞沪战场总兵力共达9个多师团2o余万人,过了华北战场兵力。这样,淞沪战场无可置疑地成为中日双方的主战场。此时,日军可以源源不断抽调生力军部队投入淞沪,而这边最好的中央军已经打累打残。在日军的优势火力和高素质兵力重压下,的败迹渐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