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之逊瞧见山下的武朝军队拔营想丰大的方向行军,脸上浮现出笑容:“大都督之计已成,陆福你速去禀告大都督。”
“遵命!”
原本已经走出了五十里的陆之逊却突然接到了谢至仁的密令,要他分出一小队人马佯装主力继续向丰大进发,真正的意图却是要他藏好军队,待武姜分兵之后迅速回转,配合守军进攻留在风陵渡的姜国人马。这一切都是谢至仁计划好的。
陆之逊在接到命令之后,对谢至仁的认识又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原来还可以如此用兵!可是大都督就怎么那么肯定对方会分兵?而留在风陵渡的一定会是姜国的军队呢?
“这就是我与大都督的差距啊!”陆之逊心中感叹。
卫含光也问出了同样的疑惑。
姬长生轻笑一声,道:“此事易知耳,谢至仁孤傲,从未把武朝放在眼中,姜国才是陈国最大的威胁,风陵渡对姜国尤为重要,必然不会舍近取远;诸葛玄虽然能拖住江锋,却难以消灭他,一旦江锋得了援军,则丰大必破,危及东阳,我等不得不救,如此一来联军必然分兵。谢至仁只需打败了姜国,丰大不过是囊中之物,随时可取。”
“陈国有谢至仁,为之奈何?”
姬长生神秘一笑:“物极必反,盛极必衰。”
“我们真的就这么走了?”
“有心算无心,窦宪恐怕会吃大亏的。”姬长生道:“一家独大对我们可不好,得让双方战个痛快才行。”
卫含光微微点头:“你准备派谁去支援?”
姬长生道:“只有上过战场上的兵才能称的上是精兵。周安道手下差不多三万人了,让他去一则可以向窦宪表面我们的诚意,再来又可淬炼精兵。”
卫含光明白姬长生的想法,没有出言反对,默认了此事。
“周安道也不小了,此战之后,便请父皇下旨,把心语许配给他。”说完这句话,姬长生心中不由得有些空落落的。
如果不把这匹野马驯服便交给明月,那是会出事的。
周安道骑在马上和小杜子说着分手后的事情,两人感慨万千,听的周安道被封了奋武将军,小杜子连声恭喜。
周安道故作矜持的摆了摆手,连道不敢。
“周将军!大皇子命你率领本部兵马赶往风陵渡,协助姜国作战!”吕遥前来传达姬长生的命令。
周安道愕然,却一句话也不敢多说,乖乖的领命。
“到了风陵渡,按计行事。”吕遥递给周安道一个锦囊。
周安道便要打开,却被制止:“到了战场才可看。”
风陵渡,窦宪带着周行志站在高处观察着陈军的阵营。
陈军背水列阵,骑兵分驻两翼,步卒居中,外置鹿角拒马,只算的上中规中矩。因为姜国军队的到来,营中顿时紧张了起来。
“此地最多只有两万人马,且不见谢至仁帅旗,看来谢至仁真去了丰大了。”周行志开口道。
窦宪道:“不可大意,谢至仁智计百出,且等探马来报。”
在得知方圆二十里皆没有发现陈国军队的时候,顾知明请命作为前锋,得到了窦宪的同意。
战鼓如雷,顾知明领着三千红铠血屠缓缓起步,越来越快,气势比之千军万马不遑多让。对面胆小的陈军不由得吞着唾沫脚步往后退。
楚宜大声叫喊着不要怕,眼睛却死死的盯着前面空地上那支红色羽箭。
待到顾知明跃过羽箭,楚宜令旗猛的挥下。
“放箭!”
只听的一声沉闷的好像蜂鸣的声音传来,陈军营中飞出一片黑云,向姜国骑兵笼罩过去。
姜国重骑宛若没有看见一般,冒着箭雨,在陈国三次箭雨之后,冲到了大营之外。
顾知明手中长枪刺出,正中前方的拒马,借着奔马之势,一声暴喝,那重有千斤的木马竟然被他挑飞了出去,砸进陈军队列之中,撕开一道口子来。
后面的陈军立即拿着大盾补上缺口。
“抬枪!”
“刺!”
随着楚宜的命令,盾枪里同时刺出无数长枪,好像刺猬一般。
顾知行手中长枪横扫,陈军无数长枪脱手,战马撞开盾牌,发出一声长嘶,几个倒霉的陈军犹如秋日的落叶飘了出去,然后重重的摔在地上发出一阵惨叫。
后面的骑兵跟了上来,把顾知明撕开的缺口撕的更大,片刻之后便把陈军的步阵凿穿。
见到顾知明得手,窦宪立即命步卒出击,要一鼓作气拿下风陵渡。
司马征见此情形,令梅白水带左翼骑兵步兵侧翼,自己则带着右翼骑兵直扑窦宪所在的中军。
周行志领兵截住司马征,双方战成一团。
苏预娘看了许久见陈军攻势已颓开始后退,便道:“若陈军就只有这点手段便要恭喜窦相了,陈军颓势已现,胜局已定。”
窦宪捻着胡须道:“以多打少,胜之不武呀。”看来谢至仁真的去了卫国了。
陈军大营内,顾知行三次凿穿敌阵,彻底驱散了盾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