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江紫宸在万雅咬牙切齿中安然返回陈国,帝都之内,郭谦离开了上位,与姬长生相对而坐。
现在的郭谦看上去比去年老了许多,头上的白发越来越多了,说话的声音也低了下来。
“此时开战,正值春耕,必然会耽误农时,弄不好会出大事的。”老郭谦忧心忡忡的说道。
姬长生虽然不像郭谦那般,但脸色也很严肃,自然知道此时出战,在时间的选择上,并不是好时机,但武朝要春耕陈国也要春耕,天下也要春耕。
“老师不用担心,若不出意外,粮食之事,我能解决。”
郭谦微微点头:“你做事一向稳重,但军国大事,谁又有十全把握呢,多想到一分不足,也算是多一分胜算吧。”
“此次攻陈,朝中反对之声很大,虽然被我和老卫拿着老脸压了下来,但他们说的也不完全不对。”
姬长生道:“我知道国库中的钱去年攻郑基本都已经用完了,现在帐上已经不足八十万两银子,根本支撑不起此次出征,我可以向老师保证,此次出征,动用国库内的钱等结束之后会一文不少的还回来。”
听的姬长生接连保证了粮食与银钱,郭谦意外的抬起头看着姬长生,问道:“大军一日所费巨万,你如何能堵住怎么大一个缺口?”
姬长生微微一笑:“老师不用多问,我已经谋划良久,此事十拿九稳。”
“郑国之事别再做了。”郭谦以为姬长生会重复在郑国的做派,担忧的劝道。
“这些家伙,就只看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天下那么大,怎么就不敢去争呢?”姬长生恨铁不成钢,恼火的狠狠的拍了拍扶手道。
“可以安安稳稳的过日子。”郭谦反问道:“谁又愿意拿命去拼?”
停了一下,郭谦继续说道:“军事我不懂,但陈国水军冠绝天下,渡江而击几无可能,能取之地不过陈国江北之土,且还要与姜国争夺,依我看来,我们才得郑地,那江北之地便让与姜国,坐山观虎斗吧。自己消化郑地便是了。”
“过江之事,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尽人事听天命罢了。”
郭谦站了起来,姬长生急忙过去搀扶,走到门前,看着院子内发芽的枝丫,郭谦道:“经此一战,想来陈姜两国一两年内缓不过气来,你的计划想来也可以完成了,那时我们便算离开这四战之地,可以安定下来了。”
姬长生笑道:“就怕计划赶不上变化啊,灭郑之事让我想明白了一些事,或许我们没必要离开。”
郭谦回过头深深的看了姬长生一眼,姬长生坦然面对自己老师审视的目光。
“明日大军出征,我便不去送你了。有陛下在,我就偷偷懒。”郭谦敲着自己的腰道:“大军粮草我还是亲自盯着放心一些。”
此次三家联手攻陈,武朝倾国而出,十五万大军一路由卫含光带着从鸿信城南下,另一路由姬长生带着过境卫国而南下。
卫国国主不听诸葛玄的劝阻,执意要派五万人出战,其中更有卫国全部三万水军,可以说卫国主为了自己的未来女婿真的是下了血本了。
“国主!便是要帮大皇子也没有必要出动如此之多的兵力吧,卫国本来便弱小,万一出了什么事,将来卫国如何应对?”诸葛玄痛心疾首道。
汪晓峰出言反驳道:“国舅此言差矣,既然国主准备把卫国交给大皇子,如今武卫便是一体,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多了一分力自然也多一分胜算。”
“那姬长生心思深沉,观其所为皆是为了中兴武朝,天知道他会做出什么事来。此人并非若若良配!望国主三思!”
卫国主面露不悦之色。
汪晓峰讥笑道:“将军莫不是怕了,才用此借口不愿统兵出战?若真是如此,属下愿代将军为国尽忠!”
诸葛玄正欲说话,便听的身后传来熟悉的声音:“舅舅,你就帮帮他好吗?”
一身红衣的若若,满脸期望的看着诸葛玄。
至于姜国,不知道出于什么缘故,窦宪竟然出动了大军二十五万,再从临沧南下,或许是要报去年败军之仇,或许是江北的土地太过诱人吧。
姬长生扔出江北这块肉的用意窦宪不会看不出来,但他依然咬饵了,那便说明他对自己吃下这块地有足够的信心。
“一个个都不把我这十多万人当回事啊。”姬长生叹了一口气:“那便让我见识见识大名鼎鼎的姜国血屠卫与陈国的长风营吧。”
这一战,将是天下四支最精锐的军队的较量,除了姜国和陈国,还有卫国的羽林卫,武朝自己的御林军。只是可惜不能见到淮国的恶鬼,和燕国的铁骑,不然真能决出一个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