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节(2 / 2)

郑老说:“你没办法证实的,不一定就一定没有。其实,我是见过道士捉鬼的,那个场面很诡异,我也没办法说明究竟是真有鬼,还是道士耍了一个障眼法。”

郑莉问道:“讲出来听听。”

郑老说:“说来,那是好久以前的事情了,那时我刚刚记事,邻居家有一位叔叔突然做女声说话,说他是邻村谁谁家的媳妇,被婆家欺凌,上吊自杀了。自此这个男人就好像是疯了一样,常常半夜起来哭叫,说的事情都是那上吊女人的事情。村里的人就说这个男人被鬼迷了,于是找来了一个道士。道士一进门就对男人说,你不要留恋阳间了,快给我走,否则你就走不掉了。男人又做女声说,他不走,他还要留在这里。道士便做法,念动咒语拿着桃木剑对着男人挥舞了一阵,男人就又做女声尖叫说,你别弄了,我的头疼,我走还不行吗?道士说,晚了。说着就用一条红线缠在那男人的中指上,男人的中指剧烈的抖动,似乎是什么东西在挣扎,道士挥剑砍了男人中指一下,中指就不动了,男人也昏了过去。醒来之后就一切正常了。”

郑莉说:“这是真的吗爷爷?”

郑老说:“这是我亲眼所见,最诡异的是,邻村确实有一个女人因不甘婆家欺凌,上吊自杀的。”

傅华笑着说:“会不会是道士和那男人联手做的局啊?”

郑老说:“倒是有可能,不过,那个男人在村里是很老实没用的,那之后一直呆在村里,按说应该不是他们做的局。”

傅华哦了一声,没再说什么。

郑莉却紧张了起来,说:“那么说傅华那晚看到的确实是鬼魂了?这可怎么办?没听说现在还有会捉鬼的道士啊?”

郑老笑了笑,说:“你别紧张,下午我领小傅去雍和宫走走。”

傅华笑了:“怎么雍和宫能捉鬼?”

郑老说:“我在政协的时候,认识了雍和宫的嘉图洛桑喇嘛,关系很好,记得嘉图洛桑喇嘛跟我聊过,以前雍和宫是有打鬼的仪式的,我带你去,看他有没有办法给你解了这一劫。”

傅华其实对中国传统文化是很感兴趣的,而传统文化中,鬼魂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他看过很多的清人笔记,里面记载着形形色色的鬼的故事,尤其是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作为一代文宗,纪晓岚毕生只留下这一部著作,里面皆是一些神神鬼鬼的故事,由于纪晓岚的身份在,让傅华也很难确认里面的记录究竟是真是假。

50、全盘否定

如今有机会亲身印证,傅华当然不肯错过,就说道:“那我就跟郑老去见识一下。”

郑莉也很好奇,便说:“我也跟你们去看一看。”

雍和宫原是雍正皇帝的潜邸,按清代的家法,“凡先皇临御兴居之所,多尊为佛地”,于是在乾隆九年,派喇嘛驻守,成为了喇嘛寺,是黄教上院。

因为背景这么深厚,雍和宫中供的佛像和墙壁上画的佛家故事,都是极为华丽的,看在傅华眼里惊叹不已。尤其是万佛阁的弥勒佛,简直可以用极品来形容。这尊巨佛是用一棵白檀树的主干雕成的,高二十六米,地上十八米地下埋有八米,直径八米,全重约一百吨,是中国最大的独木雕像。据说由于雍和宫坐落在柏林寺之右,乾隆帝恐其影响雍和宫的风水,就在雍和宫北部空旷之地建高阁供一大佛,以作靠障,借助佛力保佑平安。雕刻所用的白檀树是七世达赖喇嘛为报答浩荡皇恩,用大量珠宝从尼泊尔换来的。由西藏经四川,历时三年之久才运至雍和宫。这尊大佛体态雄伟,全身贴金,镶有各种珠宝。光是他身上披的大袍,连里带面就用去了五千四百尺黄缎。

在傅华赞叹雍和宫恢弘的皇家气度的同时,郑老领着郑莉和他,辗转找到了阿嘉佛仓,这里是雍和宫老年僧人的住所。

嘉图洛桑见到郑老十分高兴,笑着询问郑老的身体状况,郑老笑称还好。嘉图诺桑笑了:“人老了,身体好是最重要的。”

奉茶之后,嘉图洛桑问郑老找他有什么事,郑老就指了一下傅华,说:“我这个小朋友遇到点不干净的东西,就跑来向你求救,记得以前你跟我说过,寺里有一种仪式可以打鬼,可不可以为他施行一下?”

嘉图洛桑笑了:“你说的是跳布扎,那是很隆重的仪式,只有专门的日子才能实行。””

郑老说:“那就不能为我这个小朋友破例一次?

嘉图洛桑说:“跳布扎是由众喇嘛戴着藏传佛教具有象征意义的面具,随着鼓、钹、莽号等法器的节拍,抑扬进退疾徐有序的舞蹈,为驱邪逐祟、祈求吉祥的宗教仪式。从佛教上来讲,跳布扎是以圣者及众多护法和他们的眷众之身份翩翩起舞弘法布道,消灭诸如“黑魔如扎”之类恶魔邪障,以求天下太平,跟你理解的打鬼是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