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节(1 / 2)

最后集团财务部长签字后,这个工资就发下去了。发了以后,同往年一样,各种不服的就开始找了,有找叶奕凡的,有找相应部长的,极少数也有找经理的,但不论怎么找,牢骚归牢骚,结局是不可改的。

黎涛也打来了电话询问,叶奕凡实话实说,经理确实给你分配了,但集团总部审批时直接给砍掉了。黎涛也叹了口气,说也想到了很可能是这种结果。

叶奕凡分得了4000多块钱,加上年末找平工资后,他的总工资额约合一个月900,这就相当于每月只发一半工资,年末,甚至来年末或更远,再补另一半,可见这个找平工资有多重要,一离职的就没了,集团就靠这个降低离职率。

这个事慢慢平息了,但公司内的风波还在继续。在去年,杨部长曾经在办公室里和大家聊天时提到过,他跟经理谈话时说,自己不太想干了。经理说你这样吧,平时愿意来就来,不愿意来就不来,财务上不出大事就行,先凑合着吧。他也就凑合下来了,所以平常那种,在办公室抽抽烟,玩玩游戏的事,经理根本就不管他。

但看目前的情况,似乎是再也凑合不下去了。找平工资结算完后不久,三月的一天,集团又派了一个人过来,姓吴,三十左右的年纪,大家一般叫他吴会计或小吴,是集团内另一家小规模企业的会计,来代替他的会计工作,名义上财务部长的职位还没撤,但谁都看的出来,只是时间问题了。

在吴会计来了快一个月,业务熟悉的差不多的时候,集团请来了审计局的人,听说在酒店里包吃包住,让他们专门审计泰星历年帐目。叶奕凡亲眼看到吴会计和小江一起,把所有的帐目收拾到两个大箱子里,然后找人搬到了集团给审计人员准备的办公室。

这段时候,叶奕凡的父母,把家搬过来了,在离泰星公司,坐小公共汽车约20多分钟的一个地方租的房子,这里离父亲上课的学校近。房子两室两厅,面积还算挺大,父母非把床安到客厅里,两个卧室空着,留给两个姐姐和叶奕凡回来住,但叶奕凡不太常回去,一周可能回去一次,顶多两次。

现在杨部长基本上很少来了,除非集团领导找他,现约才会出现,财务的实际领导已经是吴会计了。他一直坐在以前老古的位置上,杨部长办公桌一直那样放着。

现在大多数时办公室里就吴会计,叶奕凡,出纳小江三个人,还别说,这三个人在一起,默契程度还真挺高,年龄差的不大,说话能说到一块,气氛反倒比以前融洽。

有一天吴会计给了叶奕凡一张表,上面记载的是一批库存西装的清单,每种款式,分别有多少件,销售单价分别是多少,然后这批服装的总成本价是知道的。让叶奕凡算出每种款式的西装,分别的成本价是多少。

叶奕凡第一反应就说,这个算不出来,这个服装的款式太多了,两百多种,每款数量不一样,这拿计算器算都无从下手。

但吴会计说,集团的财务副总说了,肯定能算出来,这个财务副总在集团内挺有名的,人特别聪明,几乎从集团创立就在,而且一直位置坚如磐石。

听吴会计这么说,叶奕凡就开始思索了,想了半天,明白用计算器算工作量太大了,还容易出错,反正算完也要打印,就直接输入电脑吧。就建了个数据表,把每种款式的服装数量,销售单价,销售总价输入进表里,并预留了空出的两列,准备放成本单价和成本总价的数据。

小江也挺好奇,在旁边思索着怎么算。

大多是数字,所以很快录入完成,对着建成的表,看了看,想了想,对吴会计说,要想算出来的话,得有个前提,就是必须假设每种款式服装的销售价和成本价的比例相同,如不同的话那数值可固定不下来了。

吴会计说,对对,好象财务副总也是这么说的,这个比例是多少不知道,就按各款同比例算就行。

这样就好办了,有单价有数量,用数据表自带的命令,类似于现在的sql语句,一条命令相乘,再一条命令求和,很容易算出了总销售价,再一除总成本价,就算出比例了。每种款的成本单价,根据销售单价再按这个比例算,一个命令就全出来了,最后直接打印出来交差。

吴会计看了叶奕凡连算带打印,明明白白的,也很高兴,拿去跟财务副总交差了。

这个世上还真就没有不透风的墙,这段时间,叶奕凡和柳霜的事,慢慢开始传开了。

最早听说是一车间的工人,晚上从车间的窗户上,偶然看到两个人去录像厅了。马上告诉了盛玉杰,等慢慢的传到李姐耳朵里,已经过去挺长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