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个正经!还王爷呢!”
“这个跟是不是王爷有什么关系?”
“那倒也是,你是因为你这个人不正经,哼哼。”
“那我还可以更不正经~”
“呀!你要作死!”
“好了好了,不闹了。我给你说一说我们这同盟会的纲领、理念和现在的大致大致发展规模。”
“你说就说,靠我这么近做什么?”
“哎呀!你看你这人!我们马上都是革命同志了,不要计较这些细节问题嘛!”
……
终于算是搞定了。
接下来的时间,除了盯紧川陕战场上的金兀术,便是想法设法的图谋西夏了。
中原战场上,现在除了一个淮东战场的挞懒,也就剩刘豫了。
虽说刘豫这人属于积极的舔狗,一直力主攻打故国南宋,但是奈何本事不济。
中兴四将基本上都在荆湖路、两浙路、江西路和福建路等地,漫山遍野的剿匪和平叛农民起义,但是只是出动了?的中兴四将,顺手的抽空就把刘豫给揍了。
当然这也跟刘豫最近的工作重心都在黄河沿岸多少有关。
提到中兴四将,就不得提一提两个貨!
首先第一个就是张俊,这哥们儿猛然蹿红,本事没长多少,架子和脾气涨了不少。人品的差劲性开始显露无疑。
1130年冬,淮东战场的楚州保卫战开始进入最艰难和最危险的时刻,面对挞懒部的疯狂进攻,枢密院事赵鼎责令张俊率部前去支援。
可是人家张大将军,甩都不甩赵鼎,就是不去!最终导致楚州陷落。
这把赵鼎气的啊,直肚子疼。
虽然赵鼎这人严格划分属于议和派,但绝对说不上是投降派,而且自身更带着一股子清贵的书生意气。
一怒之下,觉得自己作为宰执,指挥不动张俊,是自己失职,德不配位!所以直接请辞了!
这一点上,他就不如自己的老搭档-张浚同学厚脸皮。富平之战都败成那样了,他自己居然还有脸占着川陕经略使的位子不动,也是没谁了。
而赵鼎的请辞,。赵构也居然应允了!
让他直接去洪州当知州去了。
好吧,这君臣俩个,就是一对儿的混球。
至于我们的长腿将军刘跑跑,这货已经彻底不适合带兵打仗了!
他已经以绝对的实力,直接躺平!
他是不止是怕金军,慢慢混的连伪齐刘豫的兵他都会怵!
刘跑跑部,同样接到命令支援楚州,这哥们儿直接违诏不援!不过比张俊强一些,他虽然没动,倒是派了部将王德、郦琼率部前往。
当然,这些都跟宋齐鲁无关,因为他已经逃离了那个傻窝。
宋齐鲁最近主要在忙两件事。
一是趁金军占领陕西境内城池不稳,开始命各部出山西,直接追着小股的金兵在陕西地界跑。
如果不是西夏这犊子出兵牵制住了晋西北联军的大批主力。
就凭没了完颜娄室的五万多金兵,还真不怎么够看的。
不过虽然没能彻底将金军赶出陕西,但是延安至西安连线以东,靠近山西一侧的大片领土,总算重新夺了回来。
延安在杨进、西夏雇佣兵以及种冽的领导下得以收复,杨显忠父子被捞了回来,总算不用上演“三姓家奴”的历史悲剧了。
但是金军以西夏为跳板,将原曲端的地盘泾源军路(宁夏泾源县至甘肃平凉一带)和熙河军路(甘肃临夏到定西一带)两路拿下,成为了自己的大本营。
最终,于1130年底,宋金双方实控区分界线就是从榆林-延安-西安-宝鸡-天水大致成一条“J”形。
但是天水-宝鸡-西安段以南基本都在张浚手里,至于他对那些地方的实际控制力能有多大,估计也只有他自己知道。
土壤最肥沃的关中秦川和汉中平原都给了张浚,所以对于宋齐鲁的“扩张”他也没敢多哔哔。
毕竟如果不是宋齐鲁出兵,他这些地方也得不到,还在金兵手中。
至于张浚这人会不会感恩?宋齐鲁根本不关心,因为他完全不需要!
尤其是和耶律大石的结盟,被西辽单方面的公布出去之后,赵构为了好继续跟金人议和,直接跟宋齐鲁撇清关系,声称自己不知此事!
于是,宋齐鲁的山西根据地基本上等同于一块半独立的飞地了。
只不过怕他彻底倒向金人,赵构还没敢动山西的经济命脉。
金国方面虽然对此气的嗷嗷叫,但是对此也是无计可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