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宋齐鲁这段时间忙的,还真就没怎么顾得上自己的兄弟岳飞被“开除”的事儿!
至于岳飞干了点啥把赵构气成这熊样,不顾及自己最大的“财主”宋齐鲁面子也要把他撸掉。这就得说说岳飞写给赵构的“千言书”了。
赵构最终还是硬着头皮,将岳飞写给他的奏折,递给了一脸懵逼的宋齐鲁。
“官家这是何意?此乃关乎国家大事,微臣岂敢僭越?微臣万万不敢啊!”
“哎,让你看,你就看吧!你我之间何须如此客套?这事关你手下爱将岳飞的,我也不知如何跟你开口,你还是自己看看吧!”
宋齐鲁听闻是岳飞的奏章,他也就知道大概是怎么回事了。
哎!看样子“时机”还是不太够成熟啊!自己终究还是没能阻止历史的继续“演变”。
虽然此时的岳飞因为宋齐鲁这个“作弊器”的存在,立的战功比当年历史上的功劳大多了。
岳飞也因功得到晋升,从原来刚入流的小军官,升到中层将领。
按宋齐鲁的认知,像岳飞这种层次应该没有资格直接给赵构上奏章的。这就好比一个营长直接一封信捅到ZNH了,这玩意儿不符合“体制”内规矩不是。
哎,可怪就怪在这里了!这里是大宋!
因为大宋自立国之初,宋太祖赵匡胤就立下规矩:有宋不杀士大夫,不杀大臣、言官,尤其是上书言事之人!
所以这就使得宋朝的言论自由度颇高,议政那更是家常便饭常有的事!
举个例子,之前最先上书提出“诛灭六贼”的事儿,就是有名的太学生领袖陈东带头的。太学生领袖说白了就跟现在的北大学生会主席差不多,都是一还没有官身的“白丁”罢了。
你以为这就完了?错!宋钦宗赵桓罢免李纲和种师道的时候,太学生和民众的“示威游行”抗议活动中也有陈东的影子。最后的结果就是赵桓迫于“舆论压力”又重新启用种、李二人。
所以岳飞这封“千言书”也就顺利的抵达了赵构这位大宋朝新话事人的案上!
宋齐鲁是打小背过岳飞的满江红的,就岳飞那文采也的确不是盖的。洋洋洒洒一篇奏折以宋齐鲁的古文功底看的磕磕巴巴,大概的意思总结起来就三个“中心思想”。
第一,你看你赵老九也当皇帝了,这也算是中原有主了。你看咱们是不是趁势追击一波,打金人一个措手不及啊?
第二,至于汪伯彦、黄潜善这俩人啊!才不配位,就是俩幸进的小人。为了咱大宋朝的千秋我看您还是把他俩撸了吧!
第三,你看你这刚登基,正是民心可用之际,我建议您御驾亲征,收复黄河两岸失地,我岳飞愿给您当马前卒!
你看看,这岳飞人家本来也没说啥“大逆不道”的话嘛!这要是放在一般皇帝头上,即使不采纳,这也不至于罢免人家不是。
可是偏偏不巧,岳飞碰到的是“惜命如金”的赵构。而且这三条几乎个个直中他的要害。
说赵构这皇位那就是老天爷赏饭吃,毫不吃力的捡来的也不算夸张。
这哥们儿啥也没干啊,就领了个天下兵马大元帅的官衔,然后召集了七八万大军,就开始乖乖的充当吃瓜群众!
赵构也不去救他哥,就一路带大军从相州到大名府,又从东平府跑到济州府,这要不是宋齐鲁有“锦囊妙计”,赵构都想下一站直奔宿州,然后朝长江南岸蹽了。
自张邦昌宣布退位以后,孟太后派出去给赵构送信的人,那可是一路追着赵构屁股跑,这才把登基的“诏命”送来啊。
赵构也聪明啊!先不说宋齐鲁保护把唯有的两个竞争对手干了下去。就他这赵佶硕果仅存的“独苗”身份,也奠定了这偌大个宋朝,他就是当之无愧的第一顺位继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