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福州路常平使司的救济最终也到位,粮食的分发自然由林雪原那边负责。同时因为林雪原在宋齐鲁的帮助下对流民的处置最是迅速妥当,同时也开辟出了以工代赈的新模式,给各地及后来人做出了榜样,林雪原本人也获得了福州路安抚使和常平司使的双重嘉奖。
中午的时候,宋齐鲁接到张半城的通知,说是泉州府几家钱庄的主事人通过他邀约宋齐鲁在德胜楼的雅厅吃饭,说是有要事相商。
宋齐鲁也能估摸到是因为什么,应该是自己让虞允文放出的平安钱庄一分五的低息贷款的消息发酵,触动了这些人的利益。
其实宋齐鲁开办钱庄的初衷是估计海商,并没想着和这些人争利。不过这些人三分的利息吃香也忒难看,宋齐鲁早就看不惯了。这赚商人的钱宋齐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什么意见,可是这么高的利息赚普通人的钱就有点黑心了
一逢灾年或者家里有个病人什么的,不消一年半载这利滚利的高息就能把一户人家滚垮,不是没收人田地,就是没收人房屋,更有甚者抢人妻女卖到勾栏抵债。
对于这些没人性的黑心家伙,宋齐鲁最是深恶痛绝的。这次故意放出低息消息也是为了敲打他们,反正自己还有个保安团团练的官名在身,想来他们再屌也不敢动自己,顶多来点挤兑和抢贷之类的商业戏码罢了。宋齐鲁有宋忠这等后世都出名的犹太系金融资本家血统的帮手,外加自己的官身和后世的见识,还真就未必怕了他们。
其实这也不能怪这几家摆足了姿态给足了面子的约宋齐鲁吃饭相商。但凡有些办法,他们也不愿意招惹最近风头正盛的宋齐鲁。这宋齐鲁不仅有官身在身,听闻因为此次救灾安置流民功劳不小,也入了安抚使的法眼。
可是现实是闽南一带的民众自早便有民间自行借贷的“会子”存在,市场本身就那么大,再加上宋齐鲁这么一搅和,更是没他们什么事了。这才两日功夫,各家钱庄门前就门可罗雀了,往日那些准备借贷的人都在等着观望宋齐鲁的平安钱庄开业。
所谓的会子就是:乡间或者相熟识的人,彼此之间选出一位德高望重的人来当“会头”,然后按照所需金额,让每位会众平均出资,会头是不出“本钱”的,属于吃空本。等全部集资完后,各家开始“竞标”,就是各自把自己能接受和能拿出的利息比例写在纸上,然后统一交给会头,这中间各人都不可以相互商量。这样一来,急用钱的人肯定就会提高利息比例以求得能够中标。不急用钱的就拼命压低利息比例以求得“不中标”,只等着吃利息。最后由会头公布各家的“标”,标高者得。
因为参“会”的人员之间大都知根知底,再就是有事可以找“会头”,这样就可以集中绝大部分的闲散资金,来给有需要人,同时“中标”的人还可以用利息的形式反哺会众。当然了,有投资就有风险,如果中标人还不上了就代表着“倒会”了,这些钱要么会头帮忙垫付给各家会众,要么会头也得陪着中标人一起“跑路”了。
最让宋齐鲁当时理解不了的是民众对倒会之人的包容度,倒会之人只需要外逃几年避避风头,就可以回来,要么自己赚钱还钱,要么当“老赖”。但是也不会把你往死路上逼,有就给点,没有就欠着,其实更多时候会众会选择自认倒霉,除非数额特别巨大。
这其中会头也算是受害者,都是被中标又还不起跑路的人坑的。但是会头也好,会众也好,当初选择参“会”,就跟买股票一样,有挣有亏,在享受高回报的同时,就得做好高风险,甚至失去本金的心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