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齐鲁心想:只能用自己高中地理知识“拯救”自己了。
“现在首先得先确定自己在南半球还是北半球。其次是确定自己所在的纬度。再然后确定自己所在的经度。然后结合海图就能确认自己所在位置了。”
“bingo搞定!”宋齐鲁思索了一下,低头看了看还好自己需要的东西都有指南针,手表,手机计算器,画海图用的直尺。
说干就干,首先先捋一捋思路。宋齐鲁的想法是先借助指南针确定南北方向,并做好标记。现在是2019年6月23号,太阳应该直射点在北回归线附近(6月21日为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即23°26′″n),宋齐鲁才突然想起来:在自己老家,冬至吃饺子,夏至,夏至干啥来着?对了,应该快出高考成绩了,小麦也应该收完了吧?估计这会儿玉米都种上了呢……不得不佩服他此时的心大,还有空想这个。
重新收拾思绪,他要做的就是在救生艇的向阳面先找一段笔直的10公分标准长度的木棍或者铁丝(最好是细铁丝),当它的影子跟指南针的正北方重合时,就是当地的正午。此时看一下细铁丝,如果影子朝北,自己就应该在北回归线以北(当然这不可能了,自己不可能漂出两三千公里去),如果影子朝南,自己应该在北回归线以南了,但是仍旧不能确定以及在南半球还是北半球
哎,也不知道自己“漂”的距离事发地多远了呢。想到这,宋齐鲁不禁抬头看了下太阳,又看了下影子朝向和指南针,果不其然,影子朝南,自己还没有“窜”到北回归线以北。
另外按照6月21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到9月23日太阳“走”到赤道(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这期间一共是94天,太阳一共是大概“走”了°(23°26′),那么一天太阳应该是走了°,也就是15′。那么今天是6月23日,太阳此时应该直射在22°56′n,也就是与赤道的夹角约是23°左右。
等到了的正午时分,要看一下手表的时间北京时间(北京时间为东八区时间,即120°e)几点钟,然后根据“东早西晚”就可以确认自己所在位置的经度了。然后通过当地正午时分细铁丝的影长和长度,通过手机计算器求出夹角,再用算出的夹角减去太阳直射纬度,就可以确定的大致求出自己所在地纬度了。虽然最后得出的结果可能稍微有一点点误差,但是应该不影响确定自己大概位置。
准备好所需要的东西,然后又思考了一遍确认没有差错,然后就开始紧盯着细铁丝和影子,静等正午到来……
随着时间慢慢推移,细铁丝的影子终于慢慢和指南针指示的南北方向重合。宋齐鲁迅速看了下手表,大概是北京时间10:55左右,也就意味着他此时所在地比东八区晚65分钟。根据15°一个时区算,每1°大概是相差四分钟,也就是宋中坚所在位置在东经103°45′左右(120-65÷4)。
确认经度以后,又迅速用直尺测量了此时细铁丝的影子长度,用影长除以细铁丝长度10cm得出商值大概是,通过手机计算器的tan∠角度值,反推出此时太阳夹角大概是22.1°(tan值)22.5°(tan值)。通过用夹角减去太阳直射的北纬23°,得出此时他应该位于北半球的北纬0°6′0°30′之间。
经度还好说,通过时间基本确定。就是这纬度,因为木棍细铁丝的影长测量肯定有些许误差,也只能确定在这个范围了。不过还好,根据同一经度线上,每相邻的纬度之间,每1°纬度间的距离相差为60海里,也就是说每1′纬度相差1海里(千米)。这样算下来纬度误差范围在24海里(千米),只要在海图找到大概坐标,向着最近的陆地驶去,还能进一步缩小这个误差。
经过一夜的漂流,宋齐鲁自己也不太确定自己漂出去多远。结合海图上自己船当时在廖内群岛海湾避风处二副标注的经纬度坐标。他更坚信自己应该处于北纬0°30′附近区域,别问为什么,因为他坚信这时自己的第六感,并且认定自己的第六感不会错,因为此时宋齐鲁已经通过望远镜可以模糊的看到一座郁郁葱葱的小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