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瑰宝的没落(2 / 2)

这个想法在丁总监看完简谱了后也有。最先他在接过白纸的时候瞟了一眼,看到是简谱,a4纸写简谱,心中就把这首歌的档次降低了好几个。碍于董冰玉的面子,他还是用心看了起来,越看越心惊,看了一遍又看第二遍,在第二遍时还边哼边在大腿上用手打着节拍。

廖淑芬三人也没有说话打扰,三人中,李志勇是最放心的,如果这首歌还不能入这丁总监的眼的话,这丁总监的水平也不咋样。“同桌的你”在上一世可是经历了时间的考验,传唱了几十年。可谓金典中的金典。

董冰玉是音乐专业,当然也看出来了这首歌的价值,加上她是老板,就没有紧张。

可是廖淑芬就不一样了,她心里也认定这首歌是好歌,可是自己和学生弟弟一起作的曲就不敢保证质量了,她心中忐忑的看着丁总监,在丁总监看第二遍时的反应让她提着的心慢慢放了下来。

“好歌,金典好歌。”丁总监突然起身并大声说了句神色很是兴奋。“玉妹儿,哪里来的好歌?看这用a4纸写的曲谱,应该不是某个大师的作品,难道是那里的不为人知的民间高手?”说完还瞄了坐在沙发上的廖淑芬两人,当然主要是廖淑芬。

他刚才的突然一下可把李志勇三人吓了一跳,董冰玉白了一眼说道:“丁叔,你这一惊一乍的要吓死人啊,都几十岁的人了也不知道稳重点。”

“这是我非常要好闺蜜廖淑芬,也是我大学同学,在学校教书,这是闺蜜认的弟弟,还在我闺蜜的学校读初二,曲谱是她们两个带来的。”董冰玉先是埋怨丁总监一通,接着介绍了廖淑芬两人。

听着这两人说话的语气应该是亲戚,不然不会那么随意。

董冰玉接着说道:“既然丁叔你这专家也觉得这首歌好,那你看有没有修改的地方,如果有就帮忙改改,如果没有就麻烦你安排人录下伴奏。”

“改什么改?这是金典,绝对会成为金典,我马上安排人,不,我自己来录伴奏。”丁总监用力挥了挥手,急不可耐的出去了。

董冰玉有些哭笑不得,给廖淑芬两人介绍道:“这丁总监全名丁俊,是爷爷一个朋友的小儿子,明珠市人,我们两家来往很密。

他家里在那边很有实力,全家不是经商就是从政,就他比较另类,喜欢搞艺术,我那干爷爷对他很是头疼,我这里开业,干爷爷就把他打发来帮我。不要看他不修边幅,为人非常不错,从小就很照顾我。他在音乐上的实力也很好,在明珠戏剧学院以戏曲系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可他明明是声乐专业,明明可以留校任教,他却醉心于华国各地的地方戏曲,说华国的地方戏曲有着独特的魅力,根本不是现在的流行歌曲能比的。”

真的是人不可貌相,这么一个粗狂大汉竟然喜欢戏曲。李志勇也承认华国的地方戏曲有着他特有的魅力,每个地方戏曲融合了当地的一些特色,都能说是华国的瑰宝。但是现在新世纪,社会节奏加快,很多年轻人对这古老的戏曲无爱,认为根本听不懂,难学,伴奏也就是罗啊鼓的几大件。

在上一世,也出现了同样的情况,中国的古典乐器确实是易学难精,在民间流传着这么一句话:一年笛子三年萧,一把二胡拉断腰,千年琵琶万年筝,一支唢呐吹一生。

在上一世还是小视频开始流行起来,这些古典乐器才开始走进很多人的视野,绽放出迷人的风采。可惜的是各地戏曲还是没有发展起来,就像中医一样,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

话说丁总监风雷火炮的走了出去找人录伴奏。其实他并不是不喜欢流行歌曲,很多金典他也喜欢,可是金典又有多少呢?他认为现在是口水歌大显于世,根本没有内涵,听过几遍就厌烦,这还是好点的,更多的是没法入耳。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他一个皖省同学家里听到一个老爷子唱的黄梅戏,就一发不可收拾的喜欢上了地方戏曲。虽然学院也有各个地方的戏曲课程,他却是在同学家里才喜欢上了地方戏曲,这不得不说是一种缘分。。

廖淑芬知道录伴奏急不来,也就开始和董冰玉聊起上次分别后的各种见闻,两人时而还低声轻笑。

李志勇一个人也没有不耐烦,非常安静的在哪里摆弄茶具,听着两闺蜜的交谈,在遇到好笑是也含笑不语,还不时的给两人填上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