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令千载后,流誉满旗常。
至此,隋帝后杨坚、独孤伽罗夫妇对如此上心策划操办封禅大典的二子晋王杨广更为满意、大为嘉许,杨广的势力地位在朝廷之中大有提升。
公元五百九十五年,开皇十五年春,智顗又从阿姮与杨广之请,再到扬州,撰《净名经疏》,与俗世弟子阿姮杨广二人相会相谈。九月,辞归天台,习静林泉,而此时的智者大师已经五十八岁了。
同年九月,由工部尚书、安平郡公、建筑大师宇文恺所主持修建的仁寿宫落成。
这宇文恺出身武将世家,生于长安城。自幼博览群书,精熟历代典章制度和多种工艺技能。勤奋好学,擅长工艺,精善建筑。虽宇文恺比阿姮杨广二人大了十几岁,但因广姮二人深深欣赏建筑大师宇文恺的才华,故而建筑大师宇文恺是阿姮、杨广二人的忘年交密友和晋王府的常客。日后杨广登基为帝之后,新都洛阳城、隋文帝皇陵、观风殿、广通渠和江都行宫等大型工程建筑皆由宇文恺受阿姮杨广二人所托参与规划设计。
丁亥,隋帝杨坚带领大隋皇室全体幸仁寿宫。时天暑,役夫死者相次于道,杨素悉焚除之。隋帝杨坚闻之,不悦。
公元五百九十七年,隋朝开皇十七年,萧摩诃幼子萧世略受阿姮所托以进一步扩展阿姮和杨广利益同盟在隋朝的影响势力而在江南作乱、然后再由杨广亲自平叛以为功勋。
因萧世略、陈淑媃夫妇为阿姮而公然作乱,萧世略之父萧摩诃当从坐,而隋帝杨坚却因深知将门萧家在江南的巨大影响力和为稳定江南却异常宽容地赦免了萧摩诃:“萧世略年未二十,亦何能为?以其名将之子,为人所逼耳。”因而特赦萧摩诃,万幸阿姮没有算错此时的杨坚不会动萧家而能在不伤到未婚夫家萧家的同时提升自己与杨广的利益联盟势力。
而这这紧张繁忙的广姮利益联盟夺嫡大业中,身为二人共同师父的佛教天台宗创始人、相助广姮二人许多、得道高僧智者大师的去世则令广姮二人哀伤悲叹不已。
自此公元五百九十七年、隋朝开皇十七年此后的两年,会稽嘉祥寺沙门吉藏曾奉书天台邀请智者大师到嘉祥寺讲《法华经》,而此时的智者大师却因病未能前往。过了些时,他在病中对弟子们口授《观心论》。十月,阿姮杨广二人亲赴天台山看望病中的智者大师、亲自入山迎请,智者大师念着与二人的特殊师徒缘分仍勉强出山。可走到石头城之后,疾亟不能前进,不久入寂,世寿六十岁,僧腊四十,阿姮杨广二人大悲。
智者大师为阿姮杨广二人一生至亲的禅宗师友,其对二人第一眼所见之时所下的“情极缘却,难为宿命;因果轮回,幻灭如空”十六字命运偈语更是应验广姮二人一生、为广姮二人留下终身不灭的深刻印象。尤其在此南朝佛教兴盛的重要历史大背景之下,广姮二人至亲师友、天台宗创始者智者大师亦在广姮二人招抚平定江南方面起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印光大师云:智者大师,释迦之化身也。临终有问:“未审大师证入何位?“答曰:“我不领众,必净六根(即十信位,获六根清净,如法华经法师功德品所明)。损己利人,但(只,仅)登五品(五品,即观行位,圆伏五住烦恼,而见惑尚未断除)。“实恐后人未证谓证,故以身说法,令其自知惭愧,不敢妄拟故耳,而后圆寂。
这一年智顗大师临终之前,还给阿姮杨广写了一封遗书,书言望阿姮杨广二人在他身后在天台山上建一座寺庙以为众生积德修福,特别言明“寺若成,国即清”;且亲自手书留下二人一生命运谶语“情极缘却,难为宿命。因果轮回,幻灭如空”,令阿姮杨广二人深深悲伤又动容沉思。
阿姮杨广在接到这封遗书后,五体投地、悲泪顶受,随后二人遵照智顗大师遗愿,在天台山建造一座气势恢宏的寺院。智顗生平造寺三十六所,入灭后,阿姮杨广依照他的遗愿在天台山另行创建佛刹,后于公元六百零五年、大业元年依智顗大师生前训诫“寺若成,国即清”而将寺院命名为国清寺。
智顗大师临终留给广姮遗书里,那祈求国泰民安的慈悲国清寺夙愿阿姮与杨广自然是明白与懂,但那“情极缘却,难为宿命;因果轮回,幻灭如空”的十六字广姮命运禅语,纵使广姮二人此时经历国仇家恨、命运捉弄而稍微懂得但未全懂,乃到广姮二人生命尽头才最终参透。而日后杨广离去、陈隋皆亡之后,阿姮归隐江南再访天台山国清寺时才应验彻悟当年这智者大师在天台山上第一眼见到广姮二人时就那般云水禅心地看透广姮二人的一生——情极缘却,难为宿命;因果轮回,幻灭如空……
------题外话------
再爱恨两难,阿姮也不得不带着对杨广的真爱和故国陈朝的灭国仇恨继续和杨广联手的夺嫡大业。公元五百九十四年、隋朝开皇十四年,阿姮与杨广共同商议之下让杨广领衔请命杨坚封禅亦为广姮二人夺嫡成功增加了不少夺嫡砝码。十二月,乙未,隋帝杨坚车驾东巡,以成封禅大典之盛、昭告大隋之功业于天地。为庆贺隋帝杨坚如此盛大的封禅大典,杨广更是作恢宏绝佳的五言诗《白马篇》以贺父皇杨坚的封禅成功。尔后在公元594年到597年的这四年时间里,杨广与阿姮的夺嫡大业在稳步推进。这当中,却是二人的师父、得道高僧、天台宗的创始人智顗大师不幸圆寂,留下建造国清寺的遗愿和给阿姮与杨广二人“情极缘却,难为宿命;因果轮回,幻灭如空‘’的一世偈语浮沉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