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日子里,海福正在写一篇小说。作品描写一对爱国知识分子,在解放前动荡的年代里,俩人结下生死不渝的爱情,以及此后的人生遭遇。小说女主人公的人物原型,是他尊敬的秦岚妈妈。
他白天要上班,在工作的间隙里,经常找一个僻静的地方坐下,把头脑里的构思,在小本子上记下来。下班回到家后,吃过晚饭就开始写稿,写得疲乏才上床睡觉。辛苦一个多月后,他终于完成了,一篇四万字左右的中篇小说,立刻向一家文学杂志社投稿。
稿件寄出十多天后,这天他下班回到家里,豆豆迎上前说:“叔叔:今天有你的信。”然后拉着他走进里屋,把写字桌上的一封邮件拿给自己叔叔。邮件是杂志社寄来的,他拿到手里就已经知道,自己的稿件又被退回来了。垂头丧气地拆开信封后,他见退稿信上写:“黄海福同志:大作已拜读,深为作品中的人物和故事感动。值得商榷的是:作品的铺垫稍嫌拖沓,情节不够紧凑,篇幅也嫌冗长。建议做删改,如蒙不弃,请修改后赐第二稿。”
他在桌前坐了下来。豆豆在一旁问:“叔叔:稿子是不是被退回来了”豆豆在他身边这段日子,已经懂得投稿和退稿。他回答说:“老师让我做修改,要我改好了再寄去。”他读了编辑的信后,没有因为退稿而沮丧,反而感到欣喜,心想编辑要自己做修改,看来这篇作品是有希望的。冷静思考了一下,决定按照编辑的意见,立刻对作品进行修改,然后再投第二稿。
银生在这段日子里,为了豆豆报户口的事,一次次跑派出所,总算替孙子报上了户口。豆豆正好到了上学的年龄,接着又领他去学校,办理入学报名手续。等到新学期开学,豆豆就要去上学了,银生办好这件事后,终于舒了口气。豆豆报名的学校,是海光、海福、海霞以前就读的学校。
倏忽几个月过去,秦岚的赴美签证已经办理好,过些日子就要去订机票。海福无心再写稿,一有空就要去秦岚那儿。最近这几天,他变得有有些忧郁,在家里很少说话,林瑛见到他这模样,忍不住要说他几句。
银生也看在眼里,有一次对林瑛说:“你少说海福几句好吗这几天他心情不好,你要理解他。他对秦岚的感情很深,一下子要分开,确实心里不好受。”林瑛说道:“这个孩子真是异类,既然舍不得同秦岚分开,那么秦岚问他愿不愿去美国,他为什么要一口回绝呢”银生骄傲地说:“这才是我们黄家的孩子。如果他答应的话,我肯定不会同意的。”林瑛没好气地说:“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你们父子两个,脑子都有毛病。”
海福的那篇小说,已被杂志社采用。这天下班回到家,他看到了杂志社寄来的二本杂志。他一下激动万分,这是自己发表的第一篇小说,欣喜地捧着那本杂志,把自己写的作品又看了一遍。
吃过晚饭后,他带了一本杂志去秦岚家里,一进门就说:“妈妈:我写的那篇小说发表了。”秦岚高兴地接过杂志,说道:“让我赶快看。”秦岚坐下来看小说,他去煮咖啡,当他把咖啡端到秦岚面前时,秦岚抬起头问:“孩子:你写的是我和陈志高的故事”他点头说:“是的,请您给我提一下意见。”秦岚激动地说:“你的起步很成功。我刚看了两页,心里已经十分感动。”
他在秦岚对面坐下,说道:“见到妈妈喝着咖啡,一边读我的作品,我心里很高兴。只是以后”他难过地垂下了头。秦岚放下手里的杂志,回答说:“好孩子,我理解你的心情。现在我又想问,你是否考虑去美国”他抬起了头,然后默默地摇了摇头。秦岚又问:“你到底是怎样想的”他讷讷地说:“说不清为什么只是心里觉得,我不能离开家里。”
俩人陷入了沉默,过了了片刻,秦岚开口说:“我心里明白,你不想离开乡下的祖母,不愿离开自己的侄儿。”他点头说:“是这样。”秦岚动情地说:“说心里话,我也不愿离开你。”她摘下眼镜,擦拭了一下镜片,激动地说道:“我相信你我的母子情缘,这辈子不会断的。我去美国处理好事情后,再让我们做决定,你说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