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梁府的护院武师们正在府中操练,那麻那者巫里卫队中有几人便去看热闹。这一看热闹,难免会品头论足。可这品头论足,你要小点声音,别让梁府的武师们听见,倒也没事儿。可那几个卫兵偏偏没注意,让梁府的武师给听见了。这下双方就扛上了,说是要比试比试。
还是梁府的护院大武师有涵养,毕竟别人是跟着渤林邦国国王来的,好歹也算是客。这如果真的比试起来,肯定是谁都不服谁,这不管哪一方有人员受伤,这事儿都不好下台。
于是这梁府的护院大武师提议双方文比,免得刀剑无眼,造成误伤。最终,双方达成一致,就比箭术。护院大武师提议,百步之外,点燃二十根蜡烛。双方各派出一人,各射十箭,谁射灭的蜡烛多,哪方就获胜。
不知是不是渤林邦国国王卫队的卫兵平常没有练习过射蜡烛这种把戏,心中很没有底,见百步之外二十根蜡烛点燃之后,又想反悔,说要比别的。
这下,梁府的武师们不答应了。双方正在争执之际,护院大武师想出了个好办法。护院大武师对那些卫兵们说道:“咱梁府中有一小孩子,平常没事儿的时候跟着武师们学了几手功夫,算是他们的半个徒弟,要不梁府就派这小孩子出战。”
很快,施忠义便被一武师推到了台前。那渤林邦国国王卫队的卫兵们一看,这就是个十五、六岁的小娃娃嘛!他再能,还能能到哪里去?真要给他一张硬弓,说不定他都拉不开。卫兵队长立即派出了一名射击技艺最好的卫兵前来应战。
施忠义和对方的卫兵并排而立,立即有人给每人送上一张弓,十枝箭。还没开始,双方都开始为自已的选手呐喊助威,这助威之声可是惊动了梁道明与渤林邦国国王麻那者巫里。二人立即移步较场,正好赶上了这场比试。
施忠义虽然一脸稚气,但拿起弓箭还是相当沉稳。随着梁府护院大武师一声令下,双方立即开射。
只听得“嗖嗖嗖”的破空之声,百步之外的蜡烛纷纷熄灭。就在众人的惊呼和喝彩声中,双方终于决出胜负。施忠义这边的十支蜡烛全灭,卫兵那边的十支蜡烛还有一支未灭,而卫兵手中的十枝箭已全部射完,也就是说那卫兵有一箭落了空。
要说十发九中,也是相当不错的成绩了。可是面对施忠义这小年轻的十发全中,那卫兵顿时蔫了。卫兵队长更是觉得脸面全无,不管怎么说,对方才只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这一场比试真是输得心服口服。
就在卫兵们垂头丧气之际,情商颇高的渤林邦国国王麻那者巫里一边迈步向前,一边拍着巴掌哈哈大笑道:“好!好!好!果然是英雄出少年!梁府之中果然是卧虎藏龙啊!”
说着,麻那者巫里便来到了施忠义面前,十分喜爱地看着这个小少年问道:“这位小英雄是梁府何人呀!”
不待施忠义答话,梁道明也已经走了过来,他告之了麻那者巫里关于施忠义的身世。麻那者巫里听说施忠义父母双亡,立即心生了收其为义子的想法。
麻那者巫里问施忠义,长大了想干什么?
施忠义一副气宇轩昂的样子,回道:“大丈夫当提三尺宝剑,立不世功名!”
麻那者巫里一听这话,是更加喜欢施忠义了,又问道:“你小子可否愿意跟着我?将来我封你当大将军。”
施忠义不知道这老头儿是谁,只好扭头看向一旁的梁道明。
梁道明笑道:“你小子不知道他是谁吧?他是渤林邦国的国王,渤林邦国是咱三佛齐国最善战的邦国之一。你小子不是向往着驰骋疆场吗?如果能得渤林邦国国王提携,那有的是机会。”
梁道明这么一说,施忠义倒还真有些动心。不过施忠义也并非头脑简单、四肢发达之人。梁道明如此说,究竟是个什么意思呢?
于是,施忠义装作一副为难的样子说道:“承蒙国王厚爱,我施忠义理当誓死追随。可我施忠义十岁父母双亡,全靠舅父(施忠义跟着施进卿称呼梁道明为舅父)拉扯长大。如今我勉强算成年,岂可抛舅父而去,而不在舅父跟前尽孝道?”
嘿嘿!别看施忠义年纪不大,这几句话倒是说得滴水不漏。这一下,麻那者巫里就更加喜欢这个小少年了。
麻那者巫里对施忠义说道:“梁兄与我也是多年的交情了,如果你真愿意跟着我走,梁兄绝对不会阻拦。如果你觉得一走了之,对不起梁兄的养育之恩,那我亲自向梁兄相求。实不相瞒,我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头子了,至今膝下无子。如果你愿意,我就收你为义子。我想梁兄也一定乐意促成这桩美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