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之后,褚亮也听明白了,他根本无需过来这一趟。
“你回复城主,镇南军二十万兵马,明日就会抵达太阜城。”忙完了手中的活计,镇南军主帅林原才有空对褚亮说道。
“二十万?”褚亮大吃一惊,失声喊道。
镇南军临时补充了部分兵员,也不过二十五万人,一下子就调走二十万,如何能让褚亮不惊。
林原看着合不拢嘴的褚亮,开玩笑道:“怎么,还嫌少?”
褚亮赶紧摇摇头,说道:“不是嫌少了,而是太多了吧。哪怕南魏国新败,只留下几万人,怕是也守不住三水关吧?”
林原哈哈大笑,对褚亮的说法竟无反驳之意。他问道:“你觉得,三水关和太阜城哪一个更重要?”
褚亮愣了一下,顿时明白林原的意思。
林原又追问道:“依你之见,秦国和南魏国,哪个更加难对付?”
褚亮从未想过这个问题,于他而言,这些都是敌人,都是应该被打败的敌人。
褚亮问道:“将军是觉得,秦国更加可怕?”
“纵观近千年历史,秦国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林原领着褚亮走在校场上,一边走一遍说道,“秦国的可怕,不仅在于他的兵甲之盛,更在于它的锐气。”
褚亮不解,歪头等着林原的解释。
“秦军人数极少,满打满算不超过十万人,本次来犯我邺国者最多七八万。然而秦军军饷待遇极好,一应物资准备充足,保证冬日能照常训练。你可知道,秦国士卒全部都是自愿参军,而非征兵。”林原叹气,语气一转,无奈说道:“本就鼎盛的气势,又因连下两城而不费一兵一卒,秦军此时更是如日中天,实在是我军的大敌啊。”
“林将军,不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啊。”褚亮惊呼道。
褚亮看待事物的眼光或者角度与林原不同,自然不能理解。他怎么看,七八万人面对二十万镇南军和十万府兵的太阜城,秦军都没有任何优势。
更何况,太阜城有百万百姓为基础,随时可以征收他们上战场。
林原呵呵一笑,他又何尝不知道这些。
“你且回去告诉城主,明日我大军就到,让他早做准备。”
不知不觉间,两人已经走到营地大门。林原也不再挽留,直接送客。
褚亮来到三水关大营,未喝一口茶水,坐都没坐过就被送出来了。他也深知战况紧急,并不计较。
褚亮翻身上马,喊道:“如此,我与城主就在城中恭候将军的大驾了。”
褚亮驾马而去,林原等了片刻,挥挥手,招来副将。
“准备妥当了就出发,骁骑营的弟兄们落日前务必赶到燕岭山。另外,增加三倍的斥候,务必将对面的斥候击杀或俘虏,决不能让他们往回传递讯息。”
副将领命而去。
不一会儿,骁骑营的三万起兵全军出击,绕道赤乌岭,向燕岭山快速赶去。
林原整顿其他兵马,也都出了营地。按照他这个时间点,今日都能赶到太阜城,为何与褚亮却说是明日呢?
……
第二日,临近中午,秦三领着第三军团抵达燕岭山下的空地。
这里是秦三和秦九约定的地方,是两军汇合的最佳地点。按照他们的行军速度,从此地出发前往太阜城还需两日的路程。整合三个军团的兵力后,再
秦三所率领的是第三军团的领万人和辎重营的一万人。
他与秦九约定今日抵达,后方斥候回报,秦九今日落日前也能赶到。
然而,还未等秦三安营扎寨,斥候营回报,洒出去的斥候都未能按时回报。
秦三皱了皱眉头,忽然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派出斥候向后方传信,请求第一军团和第二军团加速赶往。”
安排完斥候,秦三召唤传令兵,下达御敌的命令。
战鼓声忽然响彻整个燕岭山,第三军团按照指令,迅速布下防御的阵型。辎重营仍未来得及将各种辎重粮草安置妥当,就被第三军团的两万人围在中间。
战鼓声响起的同时,另一个号角声也从远处传来,紧接着的是地动山摇的马蹄声。
圆形阵的中央,秦三站在临时竖起的高台上,架着望远镜查看那漫天的飞尘。
随着观察的深入,秦三的眉头愈发深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