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之后,完成装货的大松号再次返航。
除了周昊鸣和刘威依然留下,百人团其他人全部撤出南沙城。南齐有钢铁的需求,对秦国就不会再为难,他们留下来就失去了意义。
路过大梁国海边时,百人团跃跃欲试,恨不得游过去给他们一个教训。
“真不动手吗?”
疯子凑在秦九身边,摩拳擦掌。
秦九笑了笑,说道:“毕竟是我大舅子,看在晴儿的面子上就算了吧。”
疯子也笑了,不过笑完之后,他才问道:“其实是不想过早暴露我们的实力,引起他们重视,是吧?”
秦九给了他一脚,骂道:“你小子都看得清楚还问个屁啊,闲得慌是不是。”
百人团此次护航南下,最重要的当然是保证大松号不会被南齐扣留。他们最初还对大梁国有想法,想着登陆给大梁国一个教训。
不过秦九冷静下来之后就不这么想了,尤其是大梁国露出戒备之意,早早就想要断了南齐与秦国的来往。过多暴露实力,对秦国以后的发展并不是好事。
疯子看得明白,但他的性格并不是受了气还能忍着的那种。如果秦九不反对,他不介意登陆收点利息的。
冬日的海面风平浪静,大松号马力全开,航行五天之后终于停靠在离阳城的码头。
一个多月不见,离阳城依旧热闹非凡。冬日的寒冷并不影响人们的工作,为了口吃的,许多人仍坚持上下班。
当然,现在大部分的工作都是室内的,只有少数的工作不得不放在室外。
与南齐的交易已经恢复,秦九也没有对过多的人透露这一次的矛盾。他修书一封,让人送给苏良又。
信中无非是对苏良又的做法的谴责,还有招揽之意。
信就是一个态度,秦九并不觉得会有其他效果,但是没有这封信就是另外一个情况了。
苏良又接到信后,也沉思了很久。
几乎是前后脚,他也收到了来自苏卫的信。信中苏卫对秦国的情况作了大致说明,基本上确定自己会帮助秦国。
苏良又挺为难的,当初他受张衡的影响,草草下了山。如今看来,入驻大梁国并不算是个错误的决定,大梁国在他的帮助下已经逐渐壮大,对南魏国的战争也一直处于上风。
按照推算,五年之内,大梁国必定会焕然一新,有争霸南方的资本。
如今,一切都是因为秦国的出现而变得难以捉摸。
苏卫当初也不只是酒后胡言乱语,秦国的每一步都走在别人前面,此时虽然是个小国,却一点都不妨碍苏卫的看好。
“看来,这几十年的平和时代又要过去了,战争已经开始了。”
苏良又捧着书信,自言自语。
……
战争无时无刻都在,这片大陆从来就没有真正的和平过。
今年冬日,大梁国与南魏国的战争是南方大陆最激烈的一场。两国打到春暖花开,春耕时节,终于分出胜负。南魏国终究是国力不足,败给大梁国。
南魏国损失的士卒与大梁国相当,补充的速度却远远跟不上大梁国,最终只能让出一座城池,主动退了一步。
北方大陆也从未真正的和平,战火夹杂大雪,四处蔓延。北齐同时对西面的西梁和北荒作战,一个冬季下来,北齐已经连下数城。北齐铁骑的威名的确恐怖,在北方的平原上更是所向披靡,难遇敌手。
北齐国土又进一步扩张,距离北齐齐威王的鼎盛时期更近了。
陈国与邺国的摩擦也从未停歇。
占据岩武关后,陈国又占了贵山城。如今又不断骚扰离山城,对邺城也是虎视眈眈。
如果不是因为有大梁国牵制,陈国只怕早已全力出击,拿下离山城了。
古凉与程鐤对峙多年,好不容易等到程鐤死亡的消息,自然是不肯浪费机会的。
奈何陈国虽有野心,却没有相匹配的实力。拿下贵山城之后他们还需要时间来消化,对离山城或者邺城的压制局面只为了保证邺国不敢轻易出击。
战争的阴霾笼罩邺国北方的大部分城池,许多百姓在冬日前已经南下,没有出走的此时想走已经来不及了。
然而,南方的城池也不见得是多安全的。秦国已经传出消息,开春后会对临江城用兵,势必要拿下临江城。
南魏国与大梁国打得不可开交,也仍保持对邺国边界的压力。
唯一能够称为和平净土的,只有秦国的东离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