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行啊姑娘,这么吃你可就变胖了。
“下不为例,呃……”
打着饱嗝,苏晴儿吐着舌头地说道。
秦九的心都快被融化了,这么可爱的女孩子,多吃一点怎么了。
……
第二天,秦九来到了华松的旧船厂。大松号的安装已经进入最后的修饰环节,秦九答应的蒸汽机还没到位。
华松对此是很期待的,不敢骂秦九的他只能大骂二黑子办事不利。
“行了,没有他帮助,给你造了这么多实用的工具,你能有这么进度?别以为我听不出来你是在骂我,小心我将你挂在桅杆上晾几天。”
秦九朝华松揣了几脚,这么不尊重领导的员工就该多打一打。
大松号长度有五十米,宽十三米,高十米,各尺寸几乎都小松号的两倍,体积是小松号的八倍。
经过粗略计算,整船重量大概有三百吨,满载量大约为三千五百吨。(怕有人纠结,就先说明一下,我不知道这么大规模的船现实中能不能造出来,但是在我的世界里,它必须是可行的,否则全书完)
这样的庞然大物,双桅杆的设计并不能保证足够的动力,尤其是逆风时几乎很难前行。
这是秦九事先没有想到的,之后想起来时匆匆让华松在船尾留了蒸汽机的位置,却因为二黑子技术没掌握好而暂时搁浅。
华松苦着脸说道:“我辛辛苦苦,紧赶慢赶才将它造出来,你现在告诉我它不能下水,你让我如何能不骂人。”
秦九比华松更需要这艘船下水,小松号如今身兼数职,又要去沧海城拉煤,又要运送人上新岛,效率极低。
距今为止,被运送到岛上的人数也不过是六千人左右,远低于开发岛屿的需要。按照秦九的计划,至少要四万人才能满足岛上西南面的四分之一的开发。
而且,最新发现的两个铁矿场都是需要人手的,如今都在眼巴巴等着大松号或者其他与小松号等同规模的船只。
春天一过,夏天来临时,海上又将进入狂风暴雨的时节,那时候的运输风险更大。
秦九心急如焚,却又无可奈何。任何成果的出现都需要时间,新事物的诞生更是如此。
煤炭的出现,让冶炼厂的生产轻松了许多,不再依赖于木炭厂的供给。
秦九在船厂视察时,发现不同硬度木材的加工方式不同,也让秦九想到了一个解决蒸汽机的密封性的办法。
一直以来,他都是用最好的钢材打造蒸汽机的锅炉和密封活塞,无形中增加了锻造打磨的难度。
他转念一想,为什么不用硬度较小的生铁打造呢。先造出大概的形状,再利用高硬度的钢材作为车头,对密封活塞进行一丝一毫地加工。
这样的蒸汽机肯定不能算得上精品,但也应该是足够应付秦九的需求了,大不了就炸炉嘛。
秦九兴奋地跑到军械局,将想法转达给了二黑子。
二黑子在此基础上再做了进一步的优化,一台密闭性良好的小型蒸汽机终于诞生。
接下来的重任就是放大了,这方面二黑子有丰富的经验,仅需十来天,至少五百匹马力的蒸汽机就诞生了。
(备注:以后不想写这种技术性的问题了,深究党容易挑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