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就说了:论当今天下英雄人物,只有你和我两个人而已。刘备完全没有心理准备,突然听到这句话,彻底被曹操给吓懵了,手里的筷子都拿不住掉地上了,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打了一个炸雷。这也把刘备给惊的冷静下来了,就对曹操说了:你看看,就一个惊雷,竟然有这么大的威力,吓得我筷子都掉了。
其实这就是曹操对刘备的试探,说实话,得亏是这个雷来的及时啊,要是没这个雷,可能刘备的人生到此就结束了。曹操听了也说了:男子汉大丈夫,怎么还害怕打雷呢?太胆小了吧!
刘备就说道:圣人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就轻轻的把听了曹操那句话把筷子吓掉的事情给掩饰了。
经过这件事情,曹操认为刘备胸无大志,且胆小如鼠,对他也放松了警惕,后来刘备因担心衣带诏事发,就找借口向曹操借兵离开了许都,后来曹操也是非常后悔,也说明了刘备很机智。
而《三国志卷三十二蜀书二先主传第二》中也提到“是时曹公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先主方食,失匕箸”。
安乐公想家吗?
说完了爹的事,下面来说说儿子的事情。
话说刘禅投降后,被封为安乐公,蜀国官员多有被封赏为官的,有一天司马昭宴请群臣,席间特意安排了蜀地的歌舞为大家助兴。当初的蜀汉旧臣看此情景,都感到非常的悲伤,只有刘禅谈笑自如,于是司马昭就问刘禅有没有思念故国,刘禅回答道:“这里有吃有喝,啥事都不用操心,天天开开心心,想那些干什么?”
详见:《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记载,蜀亡后,后主刘禅被安置在晋都洛阳。司马昭问他:“颇思蜀否?”他说:“此间乐,不思蜀。”
其实一直以来关于刘禅的评价有好也有坏,有的人认为刘禅虽然投降了,但也保住了蜀国百姓,使百姓免去了战火,而且刘禅在位的四十年里,蜀汉百姓可谓是丰衣足食,生活还是很幸福的。而有些人则认为刘禅就是个扶不起的阿斗,连诸葛亮这样拥有大智慧的人都不能辅佐他,更何况是姜维呢?至于他投降后其实也只是保住了自己的平安而已。
因为刘禅投降后,魏国大将军邓艾和钟会产生矛盾,两人相互上书告状导致部下无人约束,将士四处抢掠导致蜀汉百姓苦不堪言。
试想,如果当司马昭问刘禅是否思念故国时,刘禅的回答哪怕有一点犹豫,或者有一丝的感情色彩,被司马昭察觉到的话,对他来讲都将是灭顶之灾。
荀彧的空盒
看过《三国演义》的都知道,杨修当年就是因为一盒点心最后被曹操给杀了,怎么回事呢?话说当时塞北进贡了一盒点心,曹操就在盒子上写了“一盒酥”三个字,而杨修进来看见后,就把这盒点心给大家分吃了。曹操就问杨修了:你这是干什么呢?我还一口没吃呢,你说分就给我分了?
杨修也说了:这不是您写的一人一口酥嘛,您的命令我怎么敢违抗呢?而曹老板呢,虽然表面上很开心,但心里已经对杨修很讨厌了。后来杨修多次看透曹操的心思,又是改门,又是种树的,反正就跟曹操肚子里的蛔虫似得,最后终于在一次打仗的时候,曹操找了个借口,以扰乱军心为由把他给杀了。
而除了杨修之外,其实还有一个人因为一个盒子而死,他就是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的荀彧。怎么说呢,荀彧也算是很早就跟随曹操了,一生为曹操出谋划策,帮助曹操打了很多胜仗,可以说是曹操的左膀右臂,但是荀彧一生只忠于汉室,当众人都劝曹操进爵魏公,并要汉献帝赐九锡时,也是荀彧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的,也就是这时候,曹操对荀彧有了芥蒂。
于是就把荀彧调离了尚书令之职,后来又派他去讨伐东吴的前线去劳军,可是荀彧到了之后就被扣留在了军营,曹操这时候又封荀彧为光禄大夫。试想荀彧是什么人,曹操都这样了,他还能不明白吗?这摆明了是不打算再用自己了,也有些心灰意冷,就病倒了,留在寿春养病。
曹操得知荀彧生病后,就派人给他送了一个食盒,当荀彧打开食盒时发现里面什么都没有,当时就什么都明白了,于是就服毒自杀了。那么为什么荀彧看了这个空盒就自杀了呢?这其实也不难理解,你荀彧不是想当汉朝的官,吃汉室俸禄吗?但汉室已经衰落了,汉室的俸禄也就只有一个空盒了。是我曹操南征北战把大汉江山重新拼凑起来的,汉室还有什么俸禄给你吃?难道我还配不上一个魏公和九锡吗?
而荀彧当然明白曹操的意思,不过荀彧一生忠于汉室,汉朝早就有规定不封异姓人为王,而且荀彧清楚,曹操想要的不仅仅是一个魏公,而是整座江山,荀彧无法改变曹操的想法,又不忍心眼睁睁看着汉室江山最终异姓,所以选择了死亡。
除了上面那种说法,《三国志》中记载的则是:以忧薨。时年五十,谥曰敬候。明年,太祖遂为魏公矣。这里说的很明白,荀彧就是因为曹操进爵魏公的事情而忧郁致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