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心音第二天一早,草草梳洗完便前往潇抚苑看望奶娘杨绫。</p>
潇抚苑的用膳厅内,只见墨玉餐桌主席上坐着一位满头白发却容颜美好的女子。</p>
岁月并未在女子脸上留下太多痕迹,想来是几十年生活清净所致,白发却说明着女子确实上了年纪。</p>
女子穿着素净的白衣,头上只簪着几根洁白无瑕的玉簪,却把女子衬得更加高贵脱俗。女子表情淡淡,为美丽的面容增添了几分肃穆。</p>
这女子便是挽心音的奶娘杨绫。</p>
杨绫是曲江珩早逝的夫人挽莞的贴身侍女。</p>
杨绫当年跟随挽心音的母亲挽莞一起来到京城,见证了挽心音父亲与母亲的相爱,怀孕,生子,离世,看着挽心音长大。</p>
挽心音的母亲在挽心音出生的那一年离世,杨绫便成了挽心音的奶娘,贴身照顾挽心音,待挽心音十岁时才独居潇抚苑。</p>
此时杨夫人端正坐着,穿着简单得体。</p>
挽心音进去时,杨绫本来只是淡淡望着门外,见到挽心音的身影出现在门前,立即便站了起来,慈爱地看着她。</p>
挽心音一直浅笑着走向奶娘并给了她一个拥抱。</p>
离开杨绫的怀抱后,挽心音顽皮娇嗔道:“奶娘!</p>
几天不见,有没有想凝儿呀!</p>
快看看凝儿是不是又长高了!”</p>
杨氏刮了一下挽心音的鼻子,笑道“是啊!凝儿不但长高了还越发美丽可人了!”</p>
挽心音挽着杨绫的手开心道:“凝儿这几日想死奶娘了!”</p>
“凝儿”是挽心音母亲给取的乳名。</p>
“凝”字出自《九丘》,“凝”代表好运,健康。</p>
《尚书序》记载“九州之志,谓之《九丘》;丘,聚也,言九州所有,土地所生,风气所宜,皆聚此书也。”</p>
挽心音在府内都是以绝美莹白的真颜示人,随着挽心音的长大,这张初时圆润的小脸已经慢慢长开,越来越灵动迷人。</p>
那是一种真实动人的美,只怕再过些年岁,便要艳倾天下了。</p>
杨绫看向挽心音慢慢长开,与挽莞越来越相似的脸庞,眼中闪过一丝伤痛的悲悯。</p>
挽心音没有察觉到杨绫的异常。</p>
只扶着杨绫的胳膊让她坐下,然后在杨绫身旁坐下,低下头在季氏耳边说笑“凝儿还没用早膳呢!”</p>
杨绫见她古灵精怪的模样,宠溺道:“我这就让人上早膳,与你一同用膳吧!”</p>
挽心音眼睛一亮:“奶娘向来起得早,只怕早用过早膳了吧!</p>
那奶娘就陪着凝儿再用一次吧?”</p>
杨绫宠溺地点头。“嗯!那你快坐好!我这里可没有山珍海味,都是些素菜,怕你吃不惯。”</p>
挽心音乖乖的在餐桌的东席坐好,调皮地说“奶娘都能吃得惯,我怎么就不能吃啊!”</p>
挽心音又亲自起身沏了两杯茶,其中一杯端至杨绫面前:“奶娘!喝口凝儿亲自给您泡的茶吧?”然后咧着嘴朝杨绫一笑,在众人眼里着实可爱。</p>
杨绫看着挽心音独特的沏茶手法与她亡母挽莞如出一辙,心下一暖。</p>
饭菜渐渐上齐,果然都是素菜。</p>
正常人都是荤素皆食,可挽心音的亡母和杨绫却只爱吃素,从不碰荤菜。</p>
见杨绫起箸,挽心音才拿起筷子。</p>
杨绫依旧跟小时候一样亲自给挽心音盛饭,夹菜,还是把挽心音看作年幼的小女娃一般。</p>
挽心音当然是开开心心,幸幸福福地用膳了。</p>
她一闲下来就喜欢跑去杨绫院子里,喜欢这种温馨美好的家的感觉。</p>
挽心音吃了一口后,见杨绫并动筷,未只慈爱的看着自己吃。</p>
挽心音便赶紧道“奶娘,你也吃吧!菜凉了就不好吃了。”</p>
用膳期间挽心音时不时给杨绫夹菜,杨氏大概是因为之前已经吃好了,只勉强动了几筷。</p>
膳后 当丫鬟把餐桌收拾干净,挽心音便说有事情要跟杨绫商量,先给杨绫倒了茶,才缓缓开口。</p>
“奶娘!就是几天前爹爹收到了柳州的刘大人的信!”</p>
杨绫皱眉道:“哪个柳大人?”</p>
挽心音笑笑“就是曾经谎称祖父外室的那个妇人李氏的儿子啊!”</p>
杨氏静静听着。</p>
“哦!你不说我还忘了有这个人,他们不是在柳州好好的吗?</p>
这十几年都未曾与我们有过联络!如今怎么突然写信来了?”</p>
挽心音看着季氏轻声地道“也没什么,就问候一下我们,然后他夫人将要带着一双儿女要进京,想在曲府暂住。”</p>
杨绫冷冷道:“难道是替自己孩子到京城寻一门亲事?”声音更淡了。</p>
挽心音笑笑“我看未必如此简单!只是皇帝默认了,我们只能应下,好好招待他们!”</p>
季氏淡然道“皇帝!一向老奸巨猾!不知这次又在打什么主意!”</p>
挽心音无奈叹道:“如果我们能知道皇帝在想什么,就不至于一直如此被动了。</p>
君心难测啊!”</p>
杨绫沉思道:“说不定让他们进京就是皇帝的意思!”</p>
挽心音撑着脑袋沉思。</p>
杨绫见她如此,轻轻拍了拍她的背,又命人端上新鲜的水果。</p>
挽心音便被那一个个鲜艳的水果转移了注意力,不久便开心地咬着红枣,心满意足的吃着杨绫给她剥好的荔枝。</p>
杨绫见挽心音吃得欢快,也跟着眉开眼笑。</p>
挽心音在潇抚苑足足待了一整天,除了用膳便赖在摇椅上看书,杨绫陪着她到一旁刺绣。</p>
直到天黑挽心音才回醉阳阁。</p>
挽心音出了潇抚苑后望了一眼夜空,星星渺茫,月亮也不见踪影。</p>
夜幕黑沉,挽心音回醉阳阁的路上正巧碰上提着灯笼来接她的粒筠,两人便一道回醉阳阁,一路无话。</p>
荔筠见挽心音眉眼弯弯便知道她心情不错,所以并未多说什么,两人很快便回到了醉阳阁。</p>
挽心音回到醉阳阁后,粒筠立刻吩咐丫鬟准备热水供挽心音沐浴。</p>
挽心音特别注意作息时间,极少在晚上沐浴。</p>
倦意重重的挽心音沐浴后便直接躺床上睡了。</p>
月亮悄悄从云层逃出,一夜好眠。</p>
东方初晓,挽心音便起床梳洗打扮,只挽了个简单的流烟髻便将一头如瀑且带着淡淡桂花香的墨发束于脑后。</p>
身着一件白色的流烟轻纱舞衣,小心翼翼地打开房门,悄声挥退门外值夜的侍女们。</p>
轻轻把门带上后,挽心音便莲步轻移走入浅琉阁的后院沁心园,远远看去就像误落凡尘的神女。</p>
沁心园参天的桂花树下不知何时已安然放置好一蓝玉琴案。</p>
挽心音缓缓走过沁心园的拱形小门,随即止步,向右走了三步。</p>
随后,挽心音将手轻轻放在墙上伫立着的百灵鸟金身雕像上,缓缓转动雕像,只见地上顿时升起一堵墙,将小门堵得死死的,与外面彻底分隔。</p>
挽心音轻笑着走向蓝玉琴案,在案前坐下后,在案上轻敲了三下,便见案中间部分凹进案里。</p>
接着便见案中间升起一把散发着淡黄色微光的古琴,名为:音宁。</p>
挽心音浅笑着调试了两下,只觉此琴发出的琴音似清泉般空灵悠远,却又像寺庙的古钟般古朴浑厚。</p>
挽心音轻唤:“小惜,到了多久了?</p>
该出来了吧!”</p>
随后,一红衣女子从枝叶繁茂的桂花树上飘落至挽心音的身后。</p>